著名学者朱永新曾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苏霍姆林斯基也说:“阅读有如一扇窗子,儿童通过它看到并且认识世界和自身。”可以说,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是人类吸收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因此,阅读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当然,阅读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传统阅读,如书店购书,图书馆借阅,报刊亭买报刊,邮局订阅等。也有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如网上阅读,手机阅读,电视阅读等。但不管哪种方式,只要形成阅读习惯,肯定受益。那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阅读效果。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并要以身作则,亲子阅读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亲子共读会有力促使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的形成,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的过程中,不仅使孩子加强了和父母之间的语言沟通,更能使孩子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提升思维深度和广度,在轻松和谐的读书情境中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从博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亲子阅读的魅力所在,这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比如,聪聪母子、旭日东升母子、猪妈母子、蓝紫一家、天使妈妈母女、飞翔的翅膀母子、行者无疆,思者无域母女、过江龙母子、棒棒糖母子、肉丸子母子等等,一同阅读,一同写博,共同演绎着阅读带来的快乐。我和儿子也常常一起共享阅读的快乐,有时为了一个问题还争论不休呢!
其次,要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孩子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所得到的收获若能得到肯定,这无疑是对孩子最好的回报和促进。为了能让孩子享受阅读带来的成果,我们应多提供一些展示成果的平台。在学校,可以多举办一些作文大赛,演讲比赛,读书故事会、课本剧表演赛、经典诗词美文朗诵会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有展示自己阅读结果的机会,切实地体验到在阅读中得到的快乐。社会更应该为孩子们搭建一些有益的展示平台,这方面,校信通人就走在了前面。校信通组织的“书香寒假”、“书香暑假”大奖赛,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平台。在这里,他们阅读,写博,文章被推荐,获得“学生博腕”、“阅读天使”等荣誉称号,获得自己心爱的图书,这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读书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可以说,我家长空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再次,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常看到有的孩子为了显示自己的阅读能力强,装模作样,看书速度很快,结果连大概内容也没有记住,这样的读书是非常有害的,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阅读能力主要得益于精读。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除了精读,还有略读、浏览两种方法,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刚开始,儿子读书的速度很快,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发现这个毛病后,及时扭转,现在有了很大的改观。
第四,要教会孩子做阅读笔记。这一点很重要。
第五,要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读什么书,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和自身兴趣而定,不能把我们大人的意愿硬强加给孩子,那样会事与愿违的。同时还要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制定出一个详实的阅读计划。开始时,不妨先把标准定得低些。这样,实行起来比较容易,也有利于培养读书兴趣,积累读书经验,以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从而把计划安排得更加合理,使读书效果更好。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能逐渐成为自觉行为,便能有所得、有所乐。
“胸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是精神生活的源泉,阅读可以提升做人的品味,阅读可以提高知识技能,阅读可以涵养高雅的情趣。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书香伴随孩子成长。构建和谐社会、文明社会、书香社会,请从阅读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