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上课-散步——阅读“小豆豆”(2)作文

2018-08-12 
“上课-散步”读这本书之前,我很难将“上课”这种教育活动和“散步”那种休闲活动联系在一起,说句实话,自己的学生

  

 

“上课-散步”

 

 

 

   读这本书之前,我很难将“上课”这种教育活动和“散步”那种休闲活动联系在一起,说句实话,自己的学生生涯里,从来就不敢奢望会有那种“散步”式的课堂,而《窗边的小豆豆》,却常常把我们不敢奢求的事情变成现实。

 

 

   读到这里,思绪又被牵回到《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上,两个国家的两种教育,惊人地相似——都将“自然界”划为教育的又一个精彩课堂,“斯宾塞”先生将“大自然”誉为“无字之书”,主张孩子们走进自然、发现自然;“巴学园”的做法则更是脱离常规,特别的“上课方式”,特别的“奖励手段”,于是“上课-散步”便有了直接的因果关系——“老师在早晨第一节课的时候,把一天里要学习的知识全部写在黑板上,如果大家都非常努力,上午就能把一天的学习计划都完成了的话,那么下午一般就可以去散步。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在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

 

 

   听到我读着并解释着的“油菜花”以及“雌蕊和雄蕊”的文字,我家孩子在羡慕“散步”之余也在尽可能地想象两种花的异同,以及蝴蝶翻飞的“自然作用”,但是,没有身处其中的她,不可能瞬间明白“物种”之间真正的关联,同是一年级,两种教育在孩子的眼中将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我好懊恼现在不是初春,也好后悔没有在初春时节和孩子共读此书,于是,我们便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失去一次认知自然的季节,来年春天,一定会带着孩子踏入油菜花丛,观察蝴蝶为何忙碌?观察雌雄花蕊有何不同?那么,今年夏天就让我们先去观察一下其它的花——西红柿、黄瓜、豆角,它们的雌花和雄花也有本质的区别,带着孩子走进自然吧......

 

 

  “上课-散步”在我们眼里是“特别的”甚至是“异想天开的”,但我认为这种教育模式始终在课堂里延续着——小红花、优秀榜,甚至已经走入家庭的各种奖惩计划都在重复着“上课-散步”的因果关系。“假如你(们)能在多少时间内完成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什么”,但这句话似乎更强调“个人”能力,表现好的、速度快的、老师能及时发现的,得到荣誉,即使是一朵“小红花”,孩子们很在乎,没有得到的孩子更在意,于是,透过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知道了“小红花”背后一些不为我知的教育细节。然而“巴学园”作为奖励的“上课-散步”,强调了一点——“如果大家都非常努力”,要求的是整体效益,也就是说个人再优秀如果不能带动大家共同完成任务是绝对不能享受“散步”这个“奖励”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句源自美国职业篮球赛的经典语言,在“巴学园”被发扬得淋漓尽致,而且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相信,从这样的学校毕业的学生,会充分了解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从这里不难看出日本在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看到这里,可能有更多的家长和我阅读初期一样——疑虑重重——“唉,我们的孩子可不是‘巴学园’的学生,也没有遇到像‘小林校长’一样的教育者,没有资格跟人家相提并论......”是的,目前我们的学校和教育不可能变成“巴学园”,也不可能在早晨把一天的课程全部列出,不可能让“小学生们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也行,先上数学也行”,因为“小豆豆”的一年级(一个班级)仅有9名学生,我们的老师要教育的几十名学生,我们的孩子不可能被老师照顾得面面俱到,而回到家里,却是“两个教育者”对一个“学生”的直接教育,大气候不容改变,小环境足以为我们所用,把“上课-散步”用到家庭教育中,效果应该不错,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上课-散步——阅读“小豆豆”(2)作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