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通常的做法是:
一、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
由于刚从高段换到低段教学,有些不太适应。有时总感觉这样的字孩子一定认识。太简单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刚如一年级,识字量小的可怜。在课堂上还总感觉学生是在被动识字,兴趣不是很高,后来我发现,其实语文的识字教学也与生活息息相关。于是在教学中,我结合课本的大纲要求,引导学生看校园的标语、走廊里的班级门牌,班级墙上的大字等。我还让学生把自己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名称认下;把自己家的春联认下;把常吃的方便面名称记下;把回家路过的街道上得商店牌子认下等等,以此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这样,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让学生养成“见字就认,不会认的字就问”的好习惯。这样既对所学字、词加深记忆,又能产生识字的强烈愿望;也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也对学生的写话奠定了基础,让学生懂得了:识字是生活的需要,在生活中处处能识字,这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创设各种情景,营造识字氛围。
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氛围,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识字氛围。在教《自选商场》一文时,在教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商品,带领学生走进“商场里”。让学生去看看这些商品,再读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进而认读词语——面包、牛奶、火腿肠、牙膏、毛巾、洗衣粉、铅笔、尺子等。
三、组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等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四、精心设计作业,有效巩固识字。
语文的识字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精心的设置课堂和家庭作业,来巩固识字。比如:“一字开花,词语接龙”等方式,能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也非常高。同时也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形式来巩固识字,理解字义,撑握生字的运用。这种将“字、词、句”连为“一体化”的作业设置对低级学生识字的巩固很有效果。
以上是我个人对识字教学的点滴经验,希望同行能提出您更宝贵的意见,介绍您的识字教学经验,与我共享,我们切磋交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