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学习中的“汉语拼音”学习是重点,且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还不足,这里给一年级的家长朋友们推荐一种拼音学习方法,便于大家在家辅导孩子。
首先,把图画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其次,充分利用图画,寻求图画与字母的联系的切入点:如,乌鸦的“窝”形似“u”,“大树杈”相似“y”等,要为孩子们学习拼音创设情境,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再次,编成韵语或顺口溜使孩子容易记忆。接着,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开火车读、分组读、小组赛读、拍手读,接力读等),最后,加动作表演课文。
【第2课】“i u ü”韵语
妈妈晾衣iii,īíǐì;
乌鸦搭窝uuu,ūúǔù;
小鱼吐泡üüü,ǖǘǚǜ。
大树杈yyy,声母y是大y;
房子顶www,声母w是大w。
小i和大y,经常在一起,它俩在一起,还是念作yi;整体认读yi,yī yí yǐ yì.
小u和大w,经常在一起,它俩在一起,还是念作wu;整体认读wu,wū wú wǔ wù。
小ü见了大y,擦掉眼睛笑嘻嘻。整体认读yu,yū yú
yǔ yù。(此时yu中的“u”是“ü”上的两点省写,不是“u”;“y”从来都不与“u”做朋友。)
标调儿歌:
有ɑ在,把帽戴;
ɑ不在,o e戴;
要是iu一起来,
谁在后面给谁戴。
(“iu”的声调戴在“u”的头上;“ui”的声调戴在“i”的头上。“i”加声调时,头上的小点儿去掉。)
【第3课】“bpmf”韵语
听广播,bbb;
爬山坡,ppp;
摸瞎子,mmm;
拄拐棍,fff。
b—ā→bā,猪八戒的八;
b—á→bá,拔萝卜的拔;
b—ǎ→bǎ,打靶的靶;
b--à→bà,爸爸的爸。
“b”和“ɑ”拼音时,声母b读得轻短,单韵母ɑ要读得响亮些,把b和ɑ快速连读成音节bɑ;并反复练习其四声。方法是:b--ɑ→bɑ,bā bá bǎ bà;后面的依次类推。还要让孩子们听音辨调:如,师:阿姨的“姨”,生:边说是“二声”,边伸出两个手指头。玉米的“米”,是“三声”等。多读、多辨,孩子渐渐就熟记能诵了。
另外,拼读音节在家里最好用拼音卡片,因为它灵活、方便。
两拼音节口诀:“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小i有礼貌,标调就脱帽。
字母书写应注意:“u”“ ü”的第二笔都是“竖(丨)”;“y”第一笔为右斜(﹨),第二笔为左斜(/);“w”由两个“v”组成,叫作斜下斜上。
“m”的两个门洞要一样大,第二笔叫左弯竖;“f”的横比较短,第一笔叫作右弯竖。
这样,在图画的帮助下,拼音字母孩子们容易记忆,加之韵语朗朗上口,所以孩子们学得劲头足,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