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寺断想
在豫北,浚县大坯山是很有名气的。每年的正月里,周围就不断有人去烧香拜佛赶庙会。成为旅游景区后,大坯山的名声更是越来越大。虽然离得很近,我却一直没有去过。
这一次,为了替家人还愿,我专程前往。到了地方才知道,浚县有两座山,当地人管大坯山叫东山,而西山才是我要去的地方。
西山也叫浮丘山,其实与其说是山,倒真不如说是一座土丘。循着小路往里走,周围的房屋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时而还能听见鸟鸣的声音,还颇有些进山的味道。
迈步走进千佛寺,豫北民居式的建筑并没有引起我多少好奇心。再往里走,一块巨石映入眼帘,巨石上还有一座小房子,大约也是供奉着某位神仙吧。走近巨石,发现上面刻有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佛像,千佛寺——大约也是由此而来吧。
转到背面,巨石上一个装着铁栅栏的石窟吸引了我的目光。往里看,几十尊大大小小的佛像在石窟里端坐着。仔细观看,发现石壁上竟然全是“无面佛”,这些佛像的头不知被什么人从石壁上凿掉了。
怎么会这样?当年筹建寺庙的人,为了弘扬佛法,为了替世人祈福,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操了多少心。然而,又有几人能体谅他们的良苦用心呢?不要说心存感恩,就连这些佛像都不能保护好。
我想到了甲骨文。1928年,董作宾带领史语所的学者们来到安阳对殷墟进行科学发掘,不争名不为利的他们除了要克服艰苦的自然条件外,还要和当地的居民、土匪周旋,甚至还要和当时的河南省政府讲条件。但是他们没有气馁,更没有放弃。
我又想到了作家卞毓方笔下的思想者。一种思想者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稳当,尽管转瞬就可能成为明日黄花。一种思想者超前半步,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申斥时,已被社会前进脚步裁判为真理。还有一种思想者是领先百家,超越时代,甚至被视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上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认可、接纳。
是的,暂时的不被理解不能成为我们放弃的理由。一个小学老师,就是带着学生运动,锻炼一副好身体;就是带着学生读书,给大脑提供足够的养分;就是领着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也许你要问,时间从哪里来?考试成绩不好了怎么办?家长能满意吗?领导能放心吗?
教育是指向未来的,我们做老师应该为学生的将来考虑,而不仅仅是只看眼前。只要真心付出,我们会得到足够的支持;只要方向正确,时间会证明我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