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这个时候,总要有一部分老师面临接新班认识新学生的问题。今年我也不例外,接了一个新班。刚刚送走一届教了五年的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地学习、性格等都了如指掌,通常开学初也只是做做孩子们的“收心”工作,就很快转入新教材的学习了。今年,对于眼前完全陌生的学生,显然就不能这样了。怎样较快地认识学生,便是当务之急了,因为这样既能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又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记得以前上学时,新老师上课一般都是让班长或课代表制作一个座次表,贴在讲台桌上。因为这样的座次表能直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教室中的方位,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座次表,或点名,或提问,或观察学生等,进而加深对学生的印象,快速认识学生。这虽然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可贴上去一两天总会落得“全身脏兮兮的”,有碍美观。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样的办法既简单又实用呢?开学已经三天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真有几个屡试屡爽的妙招,现总结出来,不知可否供大家借鉴。
妙招一:以 “貌”识人
在与学生的交往的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外貌特征来快速认识学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我按照学生的高矮、胖瘦、脸型、脸色发型甚至服饰等外貌特征,与他们的姓名联系起来,分析、区别,联想记忆,很快地就认识了几个学生。如瘦瘦小小的王金宇、健壮敦实的邵宁、白净帅气的陈腾、戴天蓝色发卡的陈婉。
妙招二:同“名”相连
中国的汉字虽然很多,不约而同起一个名字的也不少。如我刚送走的学生有一个叫佀庆港,而这次班里却有一个叫裴庆港的;“赵珂”与“王珂”、“陈妍”与“周妍”,可以对比识记,根据这一现象我又认识了好几个学生。
妙招三:自制特色座签
这是借鉴我们同事的一个做法。这个座签做起来很简单,把一张A4大小的纸叠三下,围成一个三棱锥,在三棱锥的其中一面用彩笔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再加以装饰就行了。学生每天把这样一个座签放在自己的桌子上,老师便很容易看到,识记学生也就方便多了。
妙招四:关注个性学生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性格,有的大方,有的腼腆,有的爱静,有的好动等。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这些性格特征与他们的姓名联系起来,进行联想记忆,也能达到快速认识学生的目的。而通过这种方法认识的学生往往是那些活泼好动性格外向的孩子。
妙招五:“活动”引路
这是在这次接班过程中我最引以为豪的认识学生的方法。开学第一天我就进行了优秀暑假作业的评比、钢笔字比赛,由此我认识了刘崇、葛正、李婧炜、王珂珂几个写得一手好字的学生;在接下来的作文小练笔中,我又认识了亓乙好、许慧鑫、崔冰彤几个小作家;在今天的演讲比赛中,董园、高尚毅、关毅卓、李鸣宇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既增添了孩子的自信,又可以让我们很快记住他们。
个人拙见,不当之处,恳请各位看客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