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三省吾身
——青年教师成长的一点浅见
河南师大附中语文组 任云峰
在我的教育随笔本的扉页上有一行格外醒目的隶体字:日三省吾身,这句话不停地提醒着我以文字的形式反思当天的工作和生活,这些随笔逐渐积少成多,我也逐渐品尝到了反思的甜头,愈发乐此不疲。我认为,“日三省吾身”是教师成长的一剂良方,它可以时刻提醒我们“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它可以时刻告诫我们“知荣明耻”。下面我就摘录其中的一些篇章,还望方家批评指正。
一、爱你的学生
王雁南又迟到了!
她最近几天接二连三地迟到,今天早读又迟到了。我用手中的学生手册轻轻地敲着她的头说不能再迟到了啊,谁知她竟然翻着白眼说了一句“我才迟到第三次”,好像她根本没有违纪一样,我当时就很生气,板着脸又训斥了她一番,并决定由她负责记录这一周班内迟到违纪现象,而且要求她负责一天教室的卫生保洁。你可以想象她当时的表情,那是一万个不情愿!我呢,心里也是不大痛快!
事后,我就仔细琢磨:王雁南的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了?曾经班内前十名的她怎么就滑到今天的地步了呢?难道是我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刚入班的时候,她的总成绩在班里排到前十名,实力很强的。她写一手遒劲、漂亮的钢笔字,而且,文笔也是很美的。我当时很欣赏她的,可是没多久,我就已经对她重新再认识了。她虽说是个女孩子,却像个假小子,整个地跟男生的淘劲没有区别,而且有过之无不及。爱动、爱闹、爱说、爱笑,都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了,课堂上被老师点名批评就成了家常便饭。这也许是她成绩下滑的其中一个原因吧!经过观察,我还发现,她手有点懒,像数学等理科不做题,这也是导致她成绩不理想的一个因素。
我一直认为初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往往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于是,我就约见了她的父母,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她的父母竟然都是高校的教育专业的教师,据她的母亲说,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他们采用的是“民主自由”的方式,放手让孩子自由发展。也许,正是这种所谓的“民主”,直接导致她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气。
不过,我也从老师的角度进行了关照和反思。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在教育她时,我的爱心和耐心是欠缺的,我往往一看到她在动,就会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训斥起她。现在想来,我很少鼓励、表扬她。鼓励的缺失,这让她跟我毫无亲近之感,反而显得越发疏远。这也让我大吃一惊,学生疏远老师,就意味着你的教育出问题了。我开始深刻地反思自己,调整自己,拂去爱心上的尘土,重新唤回“爱的教育”,进一步了增强和学生们的沟通和交流,让我们的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和谐了!
“爱你的学生”,这是我的一个反思,这个反思让我体会到了教育的幸福感!
二、一个肯定的眼神
刘杨是上学期快结束时才从天津转学来的,刚入班时,我就曾经想了解她,却发现这个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很难跟她交流。但是我发现她有一个好习惯,就是记日记。她每天都抱着日记本,好像是一个亲密无间的知己,形影不离。听她的妈妈说,这个孩子从小就离开父母到天津的姥姥家生活,和父母的沟通很少,特别是进入青春期,更是没有多余的话,记日记就几乎成了她唯一的宣泄内心情感的方式了。她的性格有点孤僻,因为是进班晚,她的座位在最后一排,如果不是那一次迟到,我可能就想不起来,班里有这么个学生。
这天早晨我起床有点晚,赶紧洗漱就往班里赶,这时,詹老师已经在教室辅导早读了。我照惯例先把全班扫视一遍,突然发现有一个座位空空如也,一问学生才知道是刘杨。我心想她会不会是生病了?我拨通了她家的电话,竟没人接,如此多次都联系不上。
大概是第一节上课后,刘洋的父亲才打来电话,说了一大堆理由来解释孩子为什么没来上课。家长一味地袒护孩子、为孩子的错误开脱,这让我很反感。我也没好气听他的解释,只是告诉他下次如果迟到请家长务必亲自送来,就挂断了电话。这件事情让我对刘杨的印象不是特别好,也直接影响了我对她的评价。
可是,下午的语文课堂却让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我在讲《唐雎不辱使命》时,设计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我叫一个名叫李昂的男同学起来回答,谁知道刘杨也站了起来,当时,全班哄堂大笑,她满脸通红地坐下了。我当时心里却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很酸楚的味道。对了,是她的眼神告诉我,她也渴望来自老师的关注的和肯定的。也许,她就像一颗默默无闻的小草,给一点阳光,就会开出灿烂的花朵吧!
想到这一点,我就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特意给刘杨设计了一个问题,出乎全班同学的意料,她的回答很准确、很精彩,而且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条理明晰,这也让我大吃一惊。我以十分肯定地眼神示意她坐下。这个时候,她也是满脸通红地坐下了,只不过,这一次和上一次是迥然不同的。
从此以后,即使课间在走道上遇到我,刘杨都会热情地向我问好,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朋友们,不要吝惜你的赞许和肯定,也许一个这样的眼神,就可能让你的学生“柳暗花明”!朋友们,一定会有等多的期许的眼神渴望得到你的肯定,也许你的一个眼神或一句肯定的话语,将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三、以心灵塑造心灵
下午课间休息时,年级主任周老师告诉我说中午有学生在教室玩电脑。我一听就火冒三丈,刚刚在班里宣布过不能动电脑的纪律,竟然就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顶风违纪。我当即决定到班里问个究竟,到了班门口才知道这一节是化学课,张老师正在讲新课,我就在教室后门一直候着,心里火急火燎的,恨不得立即揪出违纪的学生!
终于下课了!我冲进教室,学生们都抬起了头,知道我有话说。我就开门见山问哪个同学中午玩电脑了?问题一出,下面一阵骚动,不过很快就平静下来了。很多学生都盯着我,等待着看我如何调查清楚这件事情。这个时候,我突然犹豫了。我转念一想,如果当众让参与的学生站起来,肯定会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于是就补充了一句放学以后到办公室找我承认错误。
果然,我刚到办公室,李一冬和其他几个同学就过来找我了。他们一个个面露惭色,吞吞吐吐地说了一通自己的不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宽容。看到他们几个诚恳的样子,我也就在心里原谅了他们,可是,纪律和原则还是要讲明的。我也冷静了下来,然后一改过去地批评指责,而是心平气和地晓之以理。其他几个同学因为有事都先后走了,只剩下了李一冬一个人。
李一冬是我们班民选的前任英语科代表,因为学习不够刻苦难以代表班级的英语水平,被撤去职务。她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手懒,做作业不太主动,所以总成绩不太理想。我一度对她非常失望,好像有几次跟她谈话就根本没有耐心,一谈就光想发脾气,把她训斥得无地自容,结果谈话却适得其反,助长了她的叛逆情绪。看到她满脸的悔意,我想这是个机会。于是,我就现身说法,从我的学生时代谈起,推心置腹地告诉她要珍惜初三的宝贵时光,中招考试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拼出一番天地。在她离开办公室时,我看到她仍然面带惭色。这次谈话的效果很快就在上自习课时反馈出来了。
我刚进教室,她就哭着找我说自己心里还很不是滋味,希望能有机会弥补这件事。此时,看到她痛下决心改过自新,我才意识到这次谈话说到她的心里去了,我倍感欣慰。
学生们可能有的时候把自己包藏的很深,你看到的只是表象,可是,在表象之下的那颗心灵却依然是青春、火热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躬下身子,和他们平等地对话,以心灵塑造心灵,用我们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一个学生,促使他们个个成才!
以上是从我的教育随笔里抽出的几个篇章,里面的所见所闻所思都是真实的、真切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完美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教育就是缺憾,这不是耻辱。我希望通过“日三省吾身”的反思,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艺术得到完善,不断地接近教育的真谛,从而提高我们自身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认知度,用我们的行动去践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