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庭作业成为一门艺术
——我们的语文家庭作业改革
学生看法
“作业就是没完没了地抄词语,抄课文。”
“作业就是潦草、签字和批评。”
“每次写作业小指头写扁了还有很多没完成。”
“全班同学都不喜欢写家庭作业,那天老师开恩没有布置或者布置得不多,大家都会激动得蹦起来,不过回家还要写爸爸妈妈买的整合集训和A、B卷什么的。”
“我讨厌家庭作业,我想赶快长大,长大了就不用写作业了。”
老师意见
“不能由着孩子的意儿,必要的家庭作业还是要有的。”
“我也不想布置那么多,可很多孩子课上不认真,课后再不多学点能行吗?”
“孩子们嫌作业多,你意味我愿意布置那么多,布置得多老师就改的多,还不都是为孩子好。”
“老师不布置家庭作业,家长们也不愿意呀!”
“作业嘛,当然是要布置的,关键是怎么布置,既要难易适中又要紧密结合课堂,难呐!”
“忘带了,没写完,丢了。我每天都快被这些不交作业的理由逼疯了。”
家长观点
“老师每天都布置那么多作业,一个小学生每天晚上写到十点多,哪儿能受得了?”
“签字,签字,老师除了让家长签字之外什么也不会做。”
“我觉得老师的很多作业都是给家长布置的。”
“有些作业根本没意义,就是机械地重复抄写,可不写又不行。”
问题何在
一、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家庭作业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觉得现在的家庭作业无论从数量、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不尽人意。
二、作业应该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和强化,但过于强调其弥补功能则造成了老师对课堂教育低效率问题的忽视。
三、家长参与程度过高,给家长造成的负担过重,使整个家庭的业余生活受到影响。
四、大部分老师布置作业过于草率,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对作业的布置问题缺乏深入研究。
五、低效率高消耗的家庭作业激起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作业改革势在必行。
路在何方
一、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降低对家庭作业不现实的期望值,让其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拓展和必要强化,而不是枯燥的简单重复;
二、教师应加强对“高效作业”的研究,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作业方式,给孩子更多的创造空间,趣味性远比毅力和上进心对孩子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三、降低家长的无效参与度,使家长得到解放,进而通过巧妙的作业方式吸引家长自动参与其中;
四、学生应树立课堂认真听想,提高学习效率,不要将希望寄托在“课内不足课外补”的消极做法上;
五、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作业态度,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形式改革
一、购买高级无横格笔记本,鼓励孩子使用钢笔、彩笔和铅笔混合书写;
二、融绘画、写字、粘贴为一体,最大限度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严格规定作业时间上限,每次作业都要标注自然天气、心情天气、年月日、起始和结束时间;
四、在实用和美观的前提下学生可以自由引入任何形式的信息方式进行沟通,如录音、录像等,此方式暂只在部分学生中推行。
内容改革
一、改以往大规模全覆盖式的词语抄写为重点字词的全方位深化研究,可以让学生自己用铅笔打田字格,然后认真读帖(课本上的写法),将字的整体形态与每一笔的写法牢记在心,然后认真书写在田字格里,每次至多不超过4遍。
二、鼓励学生自查字典,并标注页码和拼音,并用自己喜欢的笔和颜色画出或写出该字的意思;
三、采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比如漫画、写句子等和老师说悄悄话;
四、数学作文,完全采用作文的高标准撰写自己对一道或多道题的理解与解决过程;;
五、组词造句可以根据词句的意思和感情色彩选择不同的颜色,每次组词都充分挖掘潜力,多多益善,每个造句都要力求内容真实、结构完整、句式活泼;
六、末尾处请父母写上简练而中肯的作业评价;
七、作业评价以鼓励和建议为主,以加盖红花的多寡和简单的评语来进行科学的评价;
八、录音、录像等形式的作业在最初阶段要有家长的全程参与,老师每周至多布置一次。
实施保证
一、将本规则发至“真我的发现”论坛,请版主和网友评议;
二、在小部分学生中试验,待取得一定经验后,修正不合理做法,然后召开家长会或通过校信通短信系统发布,让家长明白艺术化作业的意义和操作方法;
三、教师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次作业;
四、不定期对学生进行作业指导;
五、定期举办作业展评,给学生以信心;
六、邀请部分家长参与作业评价;
七、教师注意激励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大幅度提升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