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不“学霸”,但我们未忘初心作文
我们可以不“学霸”,但我们未忘初心从隋朝至清末的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一页,他决定了千万寒子的命运,成就
我们可以不“学霸”,但我们未忘初心 从隋朝至清末的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一页,他决定了千万寒子的命运,成就出大批名人,也让许多人命运坎坷。 在明代,皇帝对于读书人的重用,便出现了只要一中举,便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现象。在宋代,更有“榜下捉婿”之流,欧阳修苦读数年中举,被宰相捉婿“书中自有黄心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便是宋代皇帝鼓励读书人科考而写。 但是善于考试真的那么重要吗?成绩代表一切吗? 不,不能,成绩好不仅靠努力,有时也靠天时地利人和。倘若因读错题而跌出前十名,你可以断定他没有能力吗,你可以否定他不能有所作为吗?不,不能。 看看金圣叹,满腹才气,满腹经纶。科考试题目为《孟子觐王》,他在考卷四个角写了四个吁字,当考官问起用意是,他的一番解释将科考体制批得体无完肤,被列为最后一名。他不善于应付考试,每每科考失利,但他从未放弃过追逐文学的脚步,他潜心研究《离骚》,李杜名篇,并修订文学巨著《水浒传》。他将语句简练,三字五字,便将人物刻画得更加逼真,并面不红心不跳的加序署名“施耐庵”,还擅自将罗贯中后添几十回删去,美其名曰“这拉低了整体水平”。然而,《金批水浒传》一经问世,便掀起一阵“水浒风”,大有洛阳纸贵之势,至今我们阅读的版本也大多是他改的。 你听说过袁世凯吗,你听说过蒲松龄吗?可是你可知他们都是落第之人吗?但你又能说去几个状元之名呢?曾经世人皆慕的如今却是湮然无闻,曾经无人问津的如今却是名垂千古。因为即使他们考试失利,他们也从未忘初心,从未放弃追求梦想的权力!蒲松龄花甲之年穷困,靠接济度日,却笔耕不辍谱出《聊斋》传奇。 我们可以不学霸,但我们从未忘初心!生活就是杯白开水,遇到困难不过是将里面加了一点黄连,若你能喝出个风情万种,你就是生活的赢家。名落孙山又如何,不必为一时的失利而自甘放弃,不是状元依旧可以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