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巧把金针度与人作文

2018-06-27 
巧把金针度与人——浅谈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顺利踏上“习作路”《课标》指出: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留心观察周围的事
    

巧把金针度与人

——浅谈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顺利踏上“习作路”

《课标》指出:中年级的习作要求是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然而,由二年级的寥寥数语的写话训练直接跨越到三年级的篇章训练,对许多孩子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沟壑。引导不当,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厌烦的心理,把写作文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严重阻碍作文水平的提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些不适度现象:

(一)缺少坡度

由一、二年级写句子到三年级写篇章,跨度太大,成篇习作的要求距离三年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太远,学生通过努力,也很难达到,致使部分学生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

(二)缺乏鼓励

我们习惯用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孩子的习作,缺少鼓励和赏识,使学生感觉目标高不可及,渐渐的,就丧失了习作的信心,失去了习作兴趣 。

(三)指导不及

由于怕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教师不敢精细指导,甚至是不指导,让学生自己构思,自由写作。学生因无法可循,而无从下笔,为了完成任务,要么抄“优秀习作”,要么让家长帮忙写。所以,习作往往不是学生心里所思所想,更做不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习作难的现状呢?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偏差,我们尝试着采取了这样一些方法,帮助学生顺利闯过三年级的习作难关。

一、消除障碍   轻松写作

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心理暗示是很重要的。在三年级习作的起步阶段,孩子们不知道什么叫作文。我就把学生发在博客上的一些优秀的日记、作文读给他们听,并告诉他们,像这样把自己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就叫作文,并鼓励他们,有不少同学已经写得挺不错!从而使学生感觉到写好作文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情。

记得上学期刚开学不久的一节语文课,外面突然下起了雨,我便带着孩子们站在走廊里观察,仔细看天空、看雨、看雨中人、雨中物、听雨声、用手去接雨水,回到教室再引导他们说一说感受: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你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发现,然后我让他们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大家都觉得不难,写出的文章有真情实感,充满着童真、童趣,我又在班级里绘声绘色地读了他们的习作,并用轻松的口吻告诉他们,这就是优秀作文了。孩子们都惊讶得大叫:“哇!这么简单!”通过这样的心理暗示,消除了心理障碍,使学生不着痕迹、轻松地进入习作。

二、有路可循   鼓励仿写

俗话说:“学艺先拜师”。初学写作,让学生借鉴他人文章的长处进行仿写,在学习中提高,在学习中创造,既能降低习作的难度,又能增强学生习作的兴趣,不失为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不仅文笔优美,而且按照春、夏、秋、冬的清晰结构,向读者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于是,教学这一课时,我们就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将课文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仿写熟悉的校园,不仅解决了学生写作时“无米下锅”的窘迫,又使课文的理解与语言文字的运用水融相交,让学生品尝到了写作的快乐。

首先,写《美丽的实验小学》之前,再次引领学生回味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写作特点,告诉学生,我们也要仿照这样的结构写校园的四季。

接着,引导学生选取代表学校四季的景物。经过观察、回忆、交流,学生对写哪些代表学校四季特点的景物达成了共识。如:春天,主要抓住学校南侧的小花园里的花和桃树来写。花园里的花:白玉兰、石楠、百日红、迎春花等。夏天:葡萄架、葫芦等。秋天:木瓜树 冬天:青松  下雪时的美景等。

其次,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手法写出这些景物的美。1、在描写不同季节景物的用词上,要多下一番功夫。2、要抓住景物特点写。春天就要写出花草树木的生机勃勃,秋天就要写出秋的收获。3、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最后,“写作超市”再助一臂之力。为了让学生们都能“言之有物”,流畅地表达,我们事先选取了一些写景的优美词语和精彩语段人手一份,打印出来,并美其名曰“写作超市”。告诉大家,写作文时可以借鉴“写作超市”里的优美词句。这样以来,即使写作有困难的同学也不至于无从下笔。

三、创设活动   提供素材

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往往是在特定的情景中才能产生的。为此,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感情环境,精心组织一些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累鲜活的作文素材。比如,本学期我们年级就精心设计、开展了“护蛋”行动,三天过后,每班都有30多名同学护蛋成功,被评为“护蛋能手”。活动结束后,我们就指导他们以《我的“护蛋行动”》为题作文,把自己护蛋过程真实感受及时地记录下来。请看作文片断:

朱越:今天姐姐开车送我,突然一辆车从中间穿了过来,只听“哧”的一声急刹车,吓得我的手心都冒汗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把装着鸡蛋的月饼盒打开,还好!鸡蛋没碎!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赵昌昊:在上学的路上,我把鸡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随意地拎着书包甩来甩去。“啪”!只听一声响,什么声音?我盯着我的书包,突然想起了我的鸡蛋。我慌忙打开书包,只见鸡蛋已经变成了一兜黄色的鸡蛋水。原来刚才我只顾高兴,把鸡蛋碰到了操场边的石墩上。哎!我非常伤心,失望极了!

从以上习作片段不难看出,孩子们真正做到了“我笔写我心”! 可谓生动有趣。

四、走进生活   积累素材

我们都知道,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如何指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

三年级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考虑到这是学生的第一次作文,为了降低难度,也为了调动写作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我们决定先具体指导一篇,待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后再放开写。

“刷碗”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应该不是一件难事,而且他们肯定会有兴致去做,当然这件事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于是,趁孩子们还没放学,就利用校讯通短信告知家长:您好,为了让孩子写好本学期的第一篇作文,今天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刷碗。为了增大孩子“工作”的难度,您可以多做几个油腻的菜。若孩子刷碗时遇到困难,您可以从洗洁净的用量、水流的大小、刷碗的顺序、叠放的高度等方面稍作指导,为他(她)指点迷津。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当同学们得知晚上只有一个作业而且是刷碗时,既诧异又兴奋,美滋滋地回家了。第二天的作文指导课上,经过梳理,抓住几个问题和同学们一起回忆、交流后再放手让学生去写,效果很好。为了及时巩固,我们又以《拖地》为题目,让孩子们先拖地再仿照《刷碗》的写法写一篇作文,虽然没有做任何指导,由于有了《刷碗》的习作体验,很多孩子都写得像模像样了。

五、多读多记   厚积薄发

首先是①指导学生选择读物,调动起学生看书的积极性,让他们喜欢阅读。本学期,我们班就共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为了让同学们喜欢这本书,我先把全书的大概内容介绍给大家,然后又给全班同学写了《孩子,让我来做你们的汉修先生》的一封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②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校园图书室的作用。各老师都有自己的绝招不再班门弄斧了。

③调动家长力量,开展家庭读书活动。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学期初我面向全班家长写了一封名为《亲子共读,从现在开始》的信,希望家长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另外还利用短信、放学时间跟家长交流,督促检查。在时间、指导、检查的三重保证之下,孩子们逐步走上了有效读书的轨道。

④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为了展示同学们的读书收获,本学期末,我们班召开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读书汇报会,达到了全员参与。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个学生都是“天才作家”, 小学生由爱写作到会写作需要一个长期不断的发展过程,我们的责任就是不断地唤醒与激励,启发与指导,努力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上述一系列的循循善诱,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习作成功的快乐,相信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将会得到逐步提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