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听老人言---读黄永玉《比我还老的老头》】作文

2018-06-16 
【听老人言---读黄永玉《比我还老的老头》】 近来读了一本书,黄永玉《比我还老的老头》,书中收录的是一位近九十
 

【听老人言---读黄永玉《比我还老的老头》】

 

近来读了一本书,黄永玉《比我还老的老头》,书中收录的是一位近九十岁的老人写的一些回忆录之类纪念性文章。

也许是人到一定阶段,思考的问题不同,关注的事物也会变化。这一段时间,总想读一些有关人物回忆、人生纪录方面的书,对于那些小说、散文,可能是多有虚构,少了想读的欲望。于是就看了《我和父亲季羡林》,《比我还老的老头》,还有一本有关纪念冯友兰先生的书。

《我和父亲季羡林》是通过儿子的笔来叙述心中的父亲季羡林形象,许多方面让人感慨,没想到一代大师会有这样的人生不如意的一面,其人生经历中,家庭有一段时间是那样的不和谐,父子反目,而且还有就是老人家还会那样不同寻常的性格。

黄永玉的书《比我还老的老头》是偶得的,上周日带孩子去省少儿图书馆,因是少儿图书馆,儿童书居多,在查书时,发现了这本书,顺手借了,没想到回家之后,一读就难以放下,午夜之前,认真的就将全本读完。

其中印像最深是有关胡适、沈从文、张乐平的纪念文章,还有就是序言《为什么老头儿号啕大哭?》。单说沈从文一篇,因为作者和沈从文有着深切的叔侄关系,《这些忧郁的碎屑——回忆沈从文表叔》写的尤其动人,作者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谈文学离不开人的命运。从文表叔尽管撰写再多有关文物考古的书,后人还会永远用文学的感情来怀念他。后死者还有许多事情好做。他爱过、歌颂过的那几条河流,那些气息、声音,那些永存的流动着的情感…… 故乡最后一颗星星殒灭了吗? 当然“不”! 作者能说出如此的真情实感,就是因为与沈从文先生平时相处、理解,有一份亲情在其中的缘故。

作者有一颗爱“玩”的心。作者提到自己的心愿,说自己曾经和几个老朋友分别回过老家凤凰游玩,让大家感受风土人情的同时,享受一下人生,快乐的生活。如今,自己在意大利的地中海旁边有了美丽的房子,真想也让他们一起来自己异域的家里感受一下。

在书中,作者含蓄的提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关“政治”敏感的问题,作者自认是不关心政治的,尤如沈从文先生,所以在“文革”中也没有受到太为不堪的经历,这也许是作者明哲保身的做法,也许是作者的本性使然。一是作者对一些特殊时期个别人士的表现,从内心作者是极度反感,但作者笔下是留情的,没有什么不适当的语言,可怜是作者一颗善良的心。

读这方面的书,读时很轻松,但读了之后心情比较沉重,让人反思,参悟生活。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人的生命又是何其的脆弱,作者经历了文革年代,看穿了人世的纷纷绕绕,许多的话是在写朋友纪念文章时说出来的,没有矫饰,就如人生,反素抱朴,返朴归真,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沉淀出的是灿灿真金。这些老人言,是真善美意的集合,多读多听,益于人生。

 

我对于黄永玉以前了解的不多,只知道是个艺术家,画画的老人,和丁聪、黄苗子该是一代人,是些可敬的人。说个题外话,说一朋友讲的段子。黄永玉有本书叫《比我还老的老头》。。。。割。。。。一朋友去书店买这本书,进门问老板:你们这有没有比我还老的老头?? 老板懵住了 盯着他看了三秒钟。。。又环顾了下书店的顾客。。。想笑又不敢笑,弱弱的说了句:应该有吧。。。有吧。。。吧-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