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让我们慢慢来作文

2018-05-18 
让我们慢慢来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让我们慢慢来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

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我就是这样,坐在斜阳浅照的阳台,直到夜色漫上来,­一口气读完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这是一个母亲记录孩子成长的文字,她用自己的敏锐、理性和温慈破译着家庭教育的密码,除了字里行间涌将着的母爱,带给我的是更多的思考。所以,我说这是本智慧的书。

    “脚踏车经过一片花开满地的平野。将车往草地上一倒,就坐下来,蒲公英年年都有,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绿草地,满地野花的清香,微风掠起额前的头发,蜂蝶在阳光下飞舞,有孩子被妈妈拉着小手,亦步亦趋,拧着脖子,清亮的眼睛定定望着这美妙的一切,他心里在想什么?或者想在柔软的草地上打个滚,或者想跑去摘下一朵野花,插在妈妈的鬓旁,或者想上前去和蜂儿蝶儿迷藏嬉戏......只是,我们行色匆匆,我们只顾得上赶路,我们很忙,忙着做更重要的事情,拉着孩子的手,匆匆前行,任凭孩子把目光留恋地停在原处。我们何时能够明白,不管是自然界中的一块石头还是一颗小草,都能够随时成为教育的素材,孩子注意与认识的对象可是自然界新诞生的任何事物。哦,慢慢来啊。请等一等,让孩子可以拥有如此的经历:草原上一棵不知名的枯树,枝丫上永远停满了乌鸦,在那儿对着天空“嘎嘎”地叫着,树丛里有野兔,好大的耳朵,尾巴却那么短,身体很胖,有一只九斤重的猫那么大,秋千旁边到那棵树,结满了绿色的豆豆,豆豆还附着一片像蜻蜓似的薄薄的荚,你把豆子往天上一丢,它掉下来,那翅膀就一直转一直转,像降落的直升机,也像蝴蝶......

     很多时候,我们如君主,专制地指挥孩子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我们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一味的职责孩子这个做得不好,那个做的不够,我们视孩子为无物,做出一切不和孩子商量的决定,孩子看着我们的眼神里夹杂着不解,夹杂着恐慌,甚至愤怒,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很沉默。当妈妈因为安安作业写得不好,只得了一枚蓝色的老鼠印章时,她要安安重写一行,说这样才会得三只老鼠。安安眼中含泪,大声咆哮:“为什么我要再写一遍?你总是要我写得好、写得漂亮,我只是个孩子,我没办法写的像你那样好。你总是要我得两只老鼠、三只老鼠,这么好那么好,我有时候也要得一只老鼠——我也有权利要得一只老鼠,就得一只老鼠呀.......”哦,慢慢来啊。等一等,听听孩子心里真实的声音,不做孩子的长辈,来做孩子的挚友。孩子有权利不那么完美,即使只得了一只老鼠。

    经过一片草坪,三两个小孩用网子在捕捉蜻蜓,送给他们,妈妈小心地接过蜻蜓,像小时候那样熟稔地夹住翅膀。走了一段路,妈妈说:“你们看够了吗?我们把蜻蜓放了好不好?”“好!”放了的蜻蜓跌在地上,大概翅膀麻痹了,挣扎了一会儿,它才飞走。孩子的眼睛随着它的高度转。“妈妈,我要把蝈蝈也放了。”安安解开胸前的小竹笼。读着这些的时候,脑子里想起了一个让人心痛的画面:“夏天的雨后,泥土中的蚯蚓全钻了出来,散步的人们发现,小路上全是迷失了方向的蚯蚓,他们离开了泥土,辗转爬上了柏油路面,它们被搁浅在小路上,不知情的自行车轮和脚步从它们身上轧过。几个孩子跑来,小心地将蚯蚓拾起,小心地放回到路边的草丛里、土地上,几个胆小的女孩子一边扔着蚯蚓一边尖叫着,有的甚至要哭出来了。妈妈的声音在前方焦灼地恨恨地喊:“快回家去!你们几个在淘气什么?.......”这声音刺痛我的耳膜,刺伤孩子的心。尖叫,想哭,是因为对生命的敬畏,我不要蚯蚓死去,这是对万物生灵的怜悯之心。哦,慢慢来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告诉孩子,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敬畏,什么是爱……

     原野上有一群乳牛,成天悠闲地在地上吃草,好像整片天空,整片草原都属于它们,一直到有一天,一只小牛想闯得更远,碰到了一条细的几乎看不见得线——那是界线,线上充了电,小牛触了电,吓了一跳,停下脚来——原来这世界上也有去不得的地方,做不得的事。这条线旁边的孩子偷了超市的糖,他们是孩子,不知道偷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他还非常得意地做出自己怎么把糖揣在怀里拿出去的动作。哦,慢慢来啊。来,我们好好谈谈。“我要从你嘴里知道你做了什么?”“我进来,拿这些巧克力,塞在我的衣服里,就这样——”现行犯当场表演他如何缩着脖子、弓着背,抱着肚子出去。“他去之前,你知不知道他要偷?”点头。“他偷了糖后,是不是和你分吃了糖?”点头。“你知道什么是共犯吗?”“不知道。”“共犯,就是和人家一起做坏事的人。譬如让别人去偷,然后和他一起享受偷来的东西。”“他错有多重?我有多重?”“他六分,你四分。够重吗?”点头。“我也得处罚你。同意吗?”点头,眼睑垂下去。没有暴跳如雷,没有拳打脚踢,没有粗声咒骂,只有平和地交谈,如朋友彼此对望,逐渐动的这条界线在哪里,那个地方是去不得的地方,那些事情是做不得的事情。当然,还会有处罚。

     那个斜阳浅照的台阶上坐着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孩子的母亲,那微笑,那柔情,那静静地等待,如春日里摇曳着野草的馨香,固执地,深深地,跌入我心的最深处。她告诉我,要我牢记:孩子,是天心的验证,美的极致。

     慢慢来,让我们慢慢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