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博谈客论的话题“孩子学习,你陪吗?”将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到了6年前,让我记起了儿子成长中的许许多多。
在我的儿子上幼儿园大班时,为了培养他的兴趣,我为他报名参加了市里一个稍有名气的儿童围棋班。下午幼儿园放学后,我们一起坐车去学棋。因为学习时间不长,围棋班离家又不是很近,所以我就坐在教室后面陪着他一起学。
因为我本身也是一个酷爱学习、珍惜时间的人,所以,整个课堂我没有像有些家长那样一直窃窃私语,而是挺直身板认真听老师讲课。儿子时而转过头来看看妈妈,每一次,他看到的都是一个上课认真听讲的妈妈,而不是一个善于和其他家长做感情交流的妈妈。我想,可能正是那不经意间给儿子做出的表率,让儿子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都能保持着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吧。
那时我也会观察儿子和那些学棋的小朋友,我发现我们的邻居小朋友学棋的时候,就像屁股扎了针,前前后后的动,找人说话。特别是课间休息时,特别得兴奋。当时我就想,妈妈把孩子完
我的儿子虽然学棋时能够做到集中全部精力去听课,但我却从来没有看到过他对待老师的提问能够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将手举得高高的,大喊“我会我会”。儿子告诉我说,他会,但是不想说。(不想说,还是不敢说?)也许,这就是幼儿园老师时常向我提到的儿子的“乖”吧。
征求了儿子意见后,我们离开了围棋教室,转向了儿童英语学习班,那里的小朋友不超过过十个,儿子在那里必须和同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互动,儿子在那里学习大胆地在生人面前表达。
后来,一个小学教师朋友在儿子幼儿园里教他们拼音,她告诉我说,儿子上课时眼睛不离老师,回答问题时胸有成竹。于是,儿子从此告别了兴趣班,因为我知道他可以上小学了。
在儿子上小学时,学校附近的晚托班非常盛行,很多比较繁忙的家长就把孩子托付给了那里的辅导老师。我的一个朋友虽然不属于繁忙的行列,但她也赶了一次潮流,每天下午放学后将儿子送到一个很负责任的老师那里写家庭作业。她很骄傲地告诉我,儿子跟着这位老师学习成绩非常好。
我很感谢朋友的好意,但是却没有同意将儿子送到那位优秀的老师那里,因为我认为小学低年级正是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孩子刚入学,对学习和作业不够熟悉又缺少自律的情况下,家长有必要陪孩子学习,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何况陪伴是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基础,如果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做不到这一点,又怎能奢望与孩子的关系亲密和谐呢?
陪孩子学习不能越俎代庖
孩子低年级时,对作业的要求和目的还不太明确,自制力也较差,所以,在儿子做作业时我总是安静地坐在旁边看书或者写东西,做到尽量不干扰他的学习,除非看到儿子有不正确的姿势,才会去提醒他注意。我也很少干预学校授课的知识,尽量不去指导教学,因为很多知识和我们当时所教的方法已有很大差别,对儿子作业的检查我也不大包大揽,我们一起检查,我检查更多的是字体的规范,在需要家长签字时,对知识的疑问有时我会通过签字和老师交流;完成作业后我不替儿子整理书包,他按照课程表整理书籍,削铅笔、吸墨水,让他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的习惯。
陪孩子学习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每个学期、每个假期儿子都会在我的指导下列出学习读书计划,并在我的监督下按照计划认真完成,这些年这些已成为一种习惯,现在他已不用指导,自己会自觉地写计划,列作息时间表,因为他已经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而不是每天浑浑噩噩地虚度时光。
陪孩子学习要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小时候,每天晚上睡觉前,我和儿子都有一段睡前故事时间。那时,我读书给他听。上小学后,睡前读书的习惯依然保持,只是,读书已成为了我们自己的事,书是自己选,自己读,我们共同做到有交流和写一些感想。
陪孩子学习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我会督促儿子认真完成老师留的预习作业,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带问题听课的好习惯;复习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天做作业前,我会提醒儿子像过电影一样把所学知识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再去做作业;订正作业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我很注重翻阅被老师批改过的作业情况,从中可以了解儿子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督促儿子订正作业中的错误。
以上习惯的培养,也是为顺利进入初中的学习做好准备。
如果在孩子尚小,时间又允许的情况下,你没有亲自陪伴孩子,你就不仅失去了在陪伴过程中影响孩子、帮助他成长的机会,而且在很多事情上也失去了发言权,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存在一些什么问题,你也提不出解决的办法,只能听别人(老师、保姆等)的建议。
所以,任何一种责任实际上都是和权力联系在一起的,不想承担责任,自然就会失去权力。
很欣慰在我的儿子小的时候,我有精力陪伴他玩耍、了解他性格,陪伴他读书、和他一起成长,陪伴他学习、培养他好习惯,不然在小学四五年级,当儿子企图独立拒绝陪伴时,我会后悔,我能够陪伴他的时间这么短,而我却没有珍惜。
爱是温柔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