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研是指运用理性的方法去探索中学语文教育的特性和规律的研究活动。它来源于教学活动,又反过来指导教学活动。自觉的教学工作是教育研究的开始,它要求教师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教不研终觉浅,只研不教是空谈”说的就是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关系。以科研为先导搞好教学工作也是科研兴校的基本要求。近年来,语文教学研究的现状是研究的领域广,历史演变长,争论多,结论少。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教育的地位的报告》中“中小学教员应该是具有专门知识和特殊技能的专家”,说明了教研对于语文教师的重要意义。
语文教师积极参加语文教研活动是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古人云:“己欲予人己欲多,己欲教人己欲多。”要想搞好语文教学,教师没有高深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专业技能是不行的,这专业的技能主要来自于教研活动。语文教师还应该是人际关系的艺术家,通过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的自觉性,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区别之一就是是否从事教学研究。
语文教师积极参加语文教研活动是语文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教育要科学化,语文学科更是如此。语文学科的科学化是指学科目标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学科体系内容的规范化和体系化;教学过程的程序化和模式化;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和多元化;教学手段的效果化和技术化。做到这些,教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语文教师积极参加语文教研活动是社会文化进步的需要。语文教学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语言的进步,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语文教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更离不开语文教学。
教师积极参加语文教研活动也是自身增添人生乐趣的需要。当我们在教研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时,教研带给我们的乐趣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况且研究的本身就为我们枯燥无味的学校生活增添了乐趣。
下面就语文教学研究的选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参考。
语文教学研究首先要注意当前的热门话题,如:有待解决的紧迫课题:语文教育和素质教育,语文课程、教材与教法改革,语文测试的内容和方法。存在分歧,引起争论的课题: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研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研究,传授知识与能力提高的研究等。
其次要注意冷门课题,如:知识空挡;学科交叉;语文模糊区;常见而易忽视的问题(谈谈与几篇课文相关的基督教知识,《故乡》一文对乌托邦家园真诚的护卫与痛切的轰毁等)。
第三,不冷不热的课题,注意从自己的特长中选题;从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中选题,大题化小,把综合性的题目化为小题目;从疑点中发现课题,即从发表过的文章的错处或有疑问处人手(拙文《语文教育怎能不“旁逸斜出”》)。
语文教研的关键问题还是要写作,把自己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用论文的形式表述出来。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多实证,少思辨;多归纳,少演绎。结合课堂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不夸夸其谈,泛泛而指。
以下选题可供大家在研究的时候参考:
一、文字方面的课题
1、社会用字对学校文字教育的影响。
2、学生写字和识字数量、效果关系的调查。
二、词语方面的选题
1、学生口语和书面语中的心词语。
2、社会流行词语对学生语言运用的正负面影响。
3、词的引申义在篇(单元、课本)中的统计和学生理解掌握的情况。
4、课本中表达情感的词语及学生运用情况的统计情况的说明。
三、听说方面的课题
1、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的倾听意识和对讲话风格的认知。
2、在一定的时限内,就同一内容作改变对象的训练的报告。
3、广播、电视、电影中的语言对学生口语的影响。
四、阅读方面的选题
1、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的调查(提要、注释、目标、作者、版权页)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作者的其他文章对了解同一位作家写作风格、写作特色的作用。
3、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阅读爱好的变化。
4、如何根据书或文的题目、小标题预测其内容。
5、戏剧性朗读对培养学生说话和表演能力的作用。
6、背诵的数量和质量对现代语文读写和文化素养的实际作用。
7、高年级学生从电脑网络中寻找语文知识和文化信息的人数、熟练程度以及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五、写作方面的选题
1、教师板书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笔记能力的影响。
2、学生自由选题与年龄、性格、性别和家庭背景的关系。
3、学生笔记的内容搜集整理、分类加工和记载方式的指导训练。(如何保存笔记本)
4、学生写作中,读者意识(变为老师作文为特定对象作文)的调查研究。
5、学生间批改作文实效的调查研究。(作文后的朗读、自己修改对完善作文的作用)
6、学生投稿,编辑出版刊物过程中老师的指导作用。
7、学生最喜欢和最讨厌的作文题目。
六、语文知识方面的选题
1、学生作文中引用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谚语、歇后语等的统计和原因分析。
2、课文中,现代修辞手法和古代修辞手法的比较统计及其对学生语言发展的作用。
3、学生掌握和运用表达时间、空间和主观感受词语的情况以及对学生表达思想感情的实际作用。
七、思维训练方面的选题
1、如何区分一篇文章中的事实与观点、虚构与真实的不同内容,并说明道理。
2、如何判断一篇文章中的各种思维关系(因果关系、偶然与必然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训练形式。
3、重新组织被打乱了次序的文章训练的调查。
4、培养(测试)学生在读前、中、后都能提出问题的能力。
八、文化修养方面的选题
1、年级(班级)学生的校内文化生活对素质提高的作用(包括坏文化的反作用)。
2、学生在阅读报刊中反映出的对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问题的兴趣与了解程度的调查。
3、学生作文中表达的人际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从中反映的学生的情感、态度。
4、学生写作、说话中反映的现代意识(公民意识、生存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环保意识、民族意识、地位意识、职务意识、宗教意识、风俗意识)。
九、作品主题方面的选题
1、语文教科书中表现的坚强刚毅的主题的研究(互助信义、谦虚退让、孝顺友爱)。
2、课文中反映的机智主题对学生心智的启发作用。
3、某一篇课文所反映出的民俗文化。
十、人物类型方面的选题
1、课文中,青少年(妇女、英雄、圣哲、典范人物)主人公所占比例的分析研究。
2、比较窦娥、崔莺莺、杜丽娘三个女性形象。
除了以上就语文知识方面做的阐述以外,语文教学可供研究的方面还有很多。如: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媒体(网络、电视、电影)对当前语文教学的促进(或促退)作用的研究;课桌文化研究;班级文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比赛(朗读、演讲)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等。不管哪一个方面,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一定会有所得,一定会在语文教学研究方面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