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弘扬传统文化、诵读国学经典的今天,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国学的热潮。听说诵读国学经典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有效方法,而且幼儿期是诵读国学的黄金时期,于是我为两个女儿选择了《三字经》这本书。
《三字经》是古典文化的代表,她蕴涵了许多使人受用终生的哲理。而孩子在幼儿阶段就像一张白纸,如果从小就给他们以美好思想的熏陶,他们幼小的心灵一定会有一股清泉流淌。

孩子们诵读《三字经》是很容易厌烦的。我在平时注重营造一种氛围,经常有意识的在她们玩的时候播放《三字经》CD光盘,让她们边玩边无意识地听。在每晚临睡前固定的讲故事时间里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当女儿自主的选择《三字经》读本的时候,我就和她一起捧着书阅读,女儿喜欢读哪段就讲哪段,不拘泥于读本的顺序,每段读几遍,然后再指着《三字经》上的插图把这段文字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女儿听,她们听得津津有味,很轻松的就理解了所讲内容。我没有刻意的要求孩子背诵,但是经过平时的熏陶,阅读时的反复讲解,每段的内容女儿都能很快会背。
为了达到永久记忆的目的,经常性的诵读不失为记忆的好方法,但是机械式的重复对于四岁多的幼儿来说是枯燥的,怎样让女儿乐于诵读《三字经》,进而能自觉诵读呢?在我尝试的众多方法中我发现 “游戏法”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把老婆也拉入诵读《三字经》的行列,我们经常旁若无人的玩《三字经》接龙游戏,玩得乐此不疲,玩到兴起时,两个女儿总要迫不及待的加入进来,于是,一家四口齐上阵,玩《三字经》接龙游戏。每人一句,有时我和老婆故意接不上来,让女儿接,她们接出来后我们就不失时机的表扬,孩子们的笑容如花般绽放,洋溢出喜悦与自信的气息。
当然,游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情境中灵活创设。幼儿诵读《三字经》,以关心和支持幼儿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让孩子在玩中读,在读中玩”,激发孩子主动参与,从而获得良性发展。
环境熏陶、亲子阅读、诵读温故同步进行,是我和女儿学习《三字经》的基本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目前,我和女儿已经诵读了《三字经》的部分内容。

和女儿一起诵读《三字经》洗涤了我的灵魂,充实了我的内心。以前,对于《三字经》虽然知道,却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和女儿一起诵读《三字经》为我提供了一个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机会,也使我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读了这段话使我感悟到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和主张:要趁着孩子年纪尚小、记忆力好的时候,督促其抓紧读书,尽早接触圣贤之书,这样对其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大有好处。按照传统的教育理论,13岁以前是学习的最佳年龄和黄金阶段,千万不能放松。
从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把教育孩子比作打磨玉器。一块玉石即使是美玉,如果不下功夫雕琢,它是成不了器的,也就是它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它只是一块玉石;人如果不学习的话,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孩子小的时候应该从“亲近良师益友、学习应对、学习礼貌,懂规矩”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开始学习。和女儿一起诵读《三字经》,一方面很好地开发了女儿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内在的潜能,同时也促使了孩子优秀品德的形成。
和女儿一起诵读《三字经》是一种心灵的放松,这时我会忘记尘世的纷繁复杂,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我们像朋友一样的交流,可以无拘无束的笑,可以不假思索的说,可以不记后果的做,是那样的自由、真实、简单,那一刻感觉我们的心贴得很近。女儿则享受着那一则则蕴涵其中的精彩故事和我创设的各种游戏给她带来的快乐。反复的诵读,使我们不厌其烦。
现在,我和女儿逐渐爱上了诵读《三字经》,诵读《三字经》已成为我们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朗朗的诵读声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古代,和私塾里的孩子们一起沐浴着淡淡的书香,在书香滋润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感悟古人的勤劳与智慧,在书香滋润中开启我们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