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懒
——给儿子的一封信之五
亲爱的儿子:
又到周末,在将要轻松的时刻,我们又可以敞开心扉畅聊一翻了。
反思咱们的过去,我想和你谈谈关于懒惰的话题。
在我们身上,普遍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懒惰。咱们先来分
享一个小故事吧:
一只狐狸跑了一天去找食物,到了晚上它累极了,一屁股坐下就
再也不想起来。尽管是晚上,空气中仍然迷漫着热浪,树上的蝉极不
耐烦地知了知了叫个不停。皎洁的月光洒下来,大地光亮亮的。狐狸
正百无聊赖地向四处张望,突然,它看到一只蝎子正向它这边直直爬
来。狐狸心想,别看蝎子这家伙身材小,但它的尾巴毒着呢,如果被
它蛰一下,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狐狸本想起身挪一挪,但它转念一想,
蝎子晚上是走直线的,只要我把屁股抬一抬,这家伙不就可以过去了
吗?能不动还是不动的好啊。何必再挪动身体,怪累呢。蝎子依然照
直爬行,不一会儿就爬到狐狸屁股的阴影下,心想,哎,这个大门洞
底下倒挺阴凉的,我不如在这儿歇会儿,何必这么急着赶路呢,能不
动还是不动的好啊,想着它已经趴在地上不动了。狐狸抬着屁股站了
一会儿,感觉很累,心想,这么长时间了,蝎子肯定爬过去了,于是
它就一屁股坐在了原来的地方。只听“唉哟”一声,狐狸像突然松开
的弹簧一样弹起了老高,嘴里不停地呼呼喘着粗气,它往刚才坐下的
地方仔细一看,原来蝎子还在地上趴着呢,狐狸用前爪小心翼翼地碰
一碰蝎子,蝎子还是没有反应。原来,蝎子已经被狐狸猛一屁股坐下
去给压死了。狐狸用尾巴抚摸着受伤的地方,喃喃道:“这都是懒惰
惹的祸啊。”
是啊,想想咱们身上也有懒惰的身影啊。比如:咱们有了洗衣机,
妈妈就懒得用手洗衣服了;有了汽车,妈妈就不想步行了;有了电脑,
妈妈就懒得出门散步了;有了摇控,咱们就懒得用手去开电视、空调
了。而儿子你呢,你身上有懒惰的影子吗?也有啊,比如:有了教辅
书,预习就懒得查字典了;有了玩具,你就懒得看书了;有了困难,
自己不想动脑思考了等等。
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
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是亮闪闪的。”我们身边也流传着这样的格言:
失败与骄傲挂钩,虚心与进步交友,懒惰与愚昧相亲,奋斗与成功握
手。仔细咀嚼这些话语,都是很有道理的。这些名言都是他们在自己
的亲身经历中体味出来的。在我们身上也同样适用,今天我们就拿出
来共勉吧。
懒惰,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是一种意志的消磨,精
神的颓废。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如果让懒惰占了主导地位,
将会影响整个人生。
亲爱的儿子,对于懒惰的孩子来说,普遍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第一:“懒学”,不想主动学习,学习静不下以来,学不进去,
有一种依靠心理。
第二:“懒思”,遇到问题总想找答案,没有养成先独立思考
的习惯。
第三:“懒做”,懒得动手,有的时候动动手就可以解决的问
题,如果只是看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亲爱的儿子,上面说的问题,平时我们也当面交流过。对于存
在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
妈妈认为,懒惰说到底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人养成了懒惰的
习惯,想让他一下子改正过来,那是做不到的。说到“懒”,我们
不得不提到“勤”,“勤”和“懒”是一对矛盾共同体,人勤快了
就不显得懒了,人懒惰没人认为他勤快。只有你认识到自身的毛病
或问题,要下决心去改,才能起到效果。
对于“懒学”的孩子来说,从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入手,带着问
题去学习,也许会很快改变懒学的习惯。
对于“懒思”的孩子呢,凡事要多问问为什么,然后再自己试
着去想办法解决。相比“懒学”的孩子,这类可能要花费的时间更
多更长,这个确实要有意地思索,养成习惯才行呢。
“懒做”的孩子要想改变自己相对要容易一些吧,只要多动手,
一些简单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所谓的“懒”不会是单单的一种情况出现,往往是多种情况相伴
而生,只要是一个懒孩子,在学习上,可能就是一个不愿意学习又懒
得思考而且还是一个不愿意动手的人呢。一个清醒的人,无论他正在
做什么,思考会时时刻刻伴随着他。像科学家牛顿苹果树下发现万有
引力;伽利略在天主教堂发明了钟摆一样,这些发现并不是他们刻意
研究发现的,而是在不经意间碰到这个现象勤于思考得出的结论。
亲爱的儿子,你认同妈妈的观点吗?
我们身上有懒惰的影子,而且影响到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我
们首先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后再下决心解决问题,相信不远
的将来,我们的身心会越来越健康,我们的品质会越来越优秀。
来吧,亲爱的儿子,从今天开始,咱们手拉手共同克服懒惰的心
理,愉悦地做我们要做的事情吧。正如戴尔﹒卡耐基所说:一个懒惰
心理的危险,比懒惰的手足不知要超过多少倍。而且医治懒惰的心理
比医治懒惰的手足还要难。因为我们做一件不愿意或不高兴的事情,
身体各部分都感到不安和无聊。反过来说,如果对这件事情有兴趣,
工作效率不但高,身心也感觉十分舒适。
此致
爱你的妈妈
2014年12月28日
后记:最近发现儿子学习上有点心不在焉,和老师交流,老师说孩子有
点懒。这几天思来想去,想和他聊聊,又怕他不太接受。儿子喜欢我们用书
信交流,今天我把这件事说出来让他正视这个问题,希望对儿子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