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林的石头
狮子林里也有池塘,里面有一些荷叶、菱角、浮萍,在当天细雨蒙蒙中,有一点“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味道。不过,这里是假山王国,自然以千奇百怪、玲珑可爱的太湖石为主角。
这座始建于元代、兴盛于明清、重修于民国的园林,其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精美自不必说,而用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号称九宫十八景,单从“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繁多的名目可见其秀丽。造园者充分利用太湖石的透、瘦、奇的特点,或单放或群堆,如狮如虎如笋如树,园中最大的假山分为三层,峰回路转,小桥瀑布,藤蔓竹树,按八卦图形布局,俨然一座迷宫。据说当年来此观光的乾隆在里面转了两个时辰,愣没找到出来的路。
我随着人群在园里转悠,除了欣赏奇石异树,对于各种石制的隔窗也颇感兴趣,在那座著名的九头狮子峰后面,是四樘镂花窗,按照“棋琴画书”的顺序安放,与我们平时所见大不一样。沿途随处可见的石窗木窗中,几乎没有形状图案一样的,有些窗洞就像画框,窗外摇曳的竹影、苍老的树藤、屋角的飞檐,组成了景致不同的画,一路看来,真有移步换景之妙。
在园中走廊白墙上砌有众多黑色石碑,刻的是宋朝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书法诗卷,都是横式排列,高度相近,很像一本本展开的字帖,其妙处还在于黑底白字与黛瓦粉墙相互呼应,典雅娟秀,十分精致。这几位诗人兼书家都是我时常拜读的,在此时此地和他们邂逅,颇有亲切感,忍不住一幅幅读下去,直到众人齐声喊我出园。
据说《红楼梦》里的那块女娲补天遗留下的石头,其原型就是太湖石,在小说中因为粘了仙气而变成通灵宝玉。狮子林里的石头之所以如此充满灵气,要感谢几十代有艺术美感的苏州人。特别是元代画家倪云林,是他的慧眼独具和丹青妙笔使之名声大噪;还有清代状元黄熙、民国商人贝润生等,他们不遗余力的整修保护,使其艺术生命得以延续。当然,狮子林也以其无穷魅力滋润着他们的后代,可以想象得到,少年的贝聿铭在这片弥漫着东方情趣的园林里读书生活,对他后来成长为一代建筑大师影响是何等深刻。
狮子林原是苏州弟子为天如禅师维则所建的修行之所,据说里面不设佛像,满布假山,本身就是一大玄机:用这千回百转的迷途,象征世间的种种迷执与烦恼,只有堪破了这一切,才能抵达禅定而空明的境界。但是,熙来攘去的世人,谁有时间和心境去参透其中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