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科普小实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作文

2018-01-14 
科 普 小 试 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一、在孩子的心中种一粒理化的种子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很少对孩子在物理

                 科 普 小 试 验

                                 ——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

 

   一、在孩子的心中种一粒理化的种子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很少对孩子在物理化学这方面进行引导。在这一块,始终是我的一个遗憾。进入初中,孩子要接触这两门学科了,如何激发孩子对理化的热情和兴趣,是我和妞爸最近一直讨论的话题。

 

前几天晚上散步,碰到一个老邻居。她家孩子今年升高一,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在北区租了套房子。聊天的时候聊到理化,孩子爸爸把他的经验告诉了我:一是多带孩子出来走走看看,学会观察实际的物体。比如楼房有几个面,什么是阴影什么是截面。二是结合生活中的物品,告诉孩子糖、水、碱面等这些经常吃的东西是什么成分。三是没事了带孩子做做小试验,自己动手,亲自实践,又好玩又有趣。

 

 

 

       科普小实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作文

 

 

 

 

 

和这对父母讨论后,他们的话对我有了很大的启发。理化因为公式、元素表等特别抽象,孩子不易理解。如果把它们与我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与小实验联系在一起,是不是更让孩子易于接受和理解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上网查了查,也翻阅了家里有关科普类的小书,找了几个比较好操作、孩子易于理解的简易小实验,兴致勃勃地和孩子试了试。挺有意思的,也很有趣,孩子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好奇。我并不想过多地给孩子讲许多理化的知识,我只是想通过小实验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通过小实验让理化这颗种子埋在孩子的心里,等到有合适的土壤和水价,这粒种子就会生根发芽,自己去拼命地汲取养料和阳光。这粒种子生发出的内在能量,促使孩子自己走进神秘的理化世界。

 

孩子周一至周五没有多余的时间,我们计划着,利用周六周日的一个小时间,每周做一个小实验。当然了,实验的材料需要我提前准备好。只要我有时间,每次实验我都会详细记录下来,留在我们网上的小窝里。给孩子的成长留个纪念,也记录下孩子美好的中学时光。

 

 

 

 

       科普小实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作文

 

 

 

 

 

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

1、准备材料:

①红萝卜

②A4纸

③一摞书(网上建议的是纸杯子,我用书代替)

④刀

⑤透明胶布

⑥剪子

 

 

 

  科普小实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作文

 

 

 

 

2、裁纸

要准备四种不同类型的纸条,做好的纸条要一样的宽度。(我们剪的是两指宽的纸条)

①准备两指宽的纸条一张

②准备一张两指宽的纸条两条,一条短一些,一条长一些。长的两头折一下,折后两端的头和短一些的纸保持一致。我用透明胶把两端粘了一下,固定后的两张纸看上去好似一个拱桥。(看下图)

③准备一张四指宽的纸条,对折。

④准备一张稍宽点的纸条,折成波浪形,折成后成二指宽的纸条。

(要点:最后做成的纸条一定要一样的宽度。)

 

 

 

 

 

       科普小实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作文

 

 

 

 

 

 

3、切红萝卜

将红萝卜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的(圆柱形),这样可以保持放置的稳定性。(妞爸切成了条条状,操作的时候不容易叠摞。)

 

 

 

 

 

         科普小实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作文

 

 

 

 

 

4、搭桥

我们家没有纸杯子,我找了两摞书,分成高度一样的两份,中间空出大约10厘米左右空隙。这样就做成了一座“桥”。

 

 

 

    科普小实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作文

 

 

5、实验过程

 

①先将裁剪的第一种纸,放在两摞书之间,纸桥做成了。把切的红萝卜试着放上去。结果发现切的大块的红萝卜一放上去,纸桥就塌陷了。妞用剪子把红萝卜块剪成红萝卜丁。一点一点地放,放了四小块。

 

 

 

 

  科普小实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作文

 

 

 

 

②撤去第一种纸,将做的第二种像拱桥似的纸放上去。大块的红萝卜还是承载不了。于是,又把红萝卜丁一点一点地往上放,放了稍大的四块。比第一种放得重量多一些。

 

 

 

  科普小实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作文

 

 

 

 

 

③撤去第二种,将第三种对折后的纸放上去,然后将红萝卜放上去。这次放的可比前两次多一些。说明纸的承重量要比前两次大许多。

 

 

 

 

   科普小实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作文

 

 

 

 

 

 

④撤去第三种,将最后折成的波浪形纸条放在两摞书中间。将切好的红萝卜放上去,明显的不一样,大块的红萝卜可以一块一块像垒积积木一样,放很多块还稳稳当当的。不信,你看图。

 

 

 

  科普小实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作文

 

 

 

 

三、为什么同样宽的纸,它的承重量不一样呢?

 

孩子不亦乐乎地摆弄着,一小块一小块地试。直到纸被红萝卜压得软塌塌地,没有硬度了,孩子才罢手。

 

妞爸给孩子耐心地讲解了这个小实验的原理:同样宽的纸,厚度不一样,承受的重量不同。波浪型的纸承受比较大的重量是因为,折成的波浪型可以看成许多三角形组成。(妞爸把手指盖着纸的一个小波浪,让孩子看,孩子一看,折成了波浪型和爸爸的手指组成了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比平面要更具有稳定性,能承受更多的重量

 

 

 

         科普小实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作文

 

 

 

 

 

四、小实验的延伸

 

孩子一边听一边思考。我问孩子,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跟三角形受力有关的东西吗?孩子首先想的是房梁。因为老家的房子是瓦房,房梁在屋内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孩子有印象。妞爸说,还有你爷爷的自行车,它的横梁和两个斜柱也成为一个三角形;还有咱们走高速时你看到的横跨高速公路的桥,它们的结构也是一个三角形。

 

我们又上网查了查,发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像高压电线杆的支架,像高空飞行的小飞机等等。妞爸又给孩子简单地说了一些力学方面的知识,有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一些已知条件计算出可以承受的重量,还有物质的密度等等。

 

 

 

     科普小实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作文

 

 

 

 

五、小结

通过这次尝试,发现孩子很爱动手,喜欢自己剪剪裁裁,亲自尝试。如果妞爸平时给孩子讲这些东西,孩子一定听着很无趣,也很烦,觉得他瞎叨叨。可是,有了小实验,将看似很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在眼前,生动又好玩,有了这种心理,再去听妞爸的那一套理论,觉得还挺有趣的呢。

 

这些小试验材料好找,又易操作,如果有时间,您和孩子也不妨试试哦!

 

 

      科普小实验---一张纸的承重量有多少作文

       晒晒妞自己垒的积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