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让“鸡毛蒜皮”点燃创作的火花作文

2018-01-09 
让“鸡毛蒜皮”点燃创作的火花——兼评《要命的小姑姑》《有家的“流浪”猫》《小鸡也“疯狂”》我们平时,总爱把无关紧要
让“鸡毛蒜皮”点燃创作的火花
——兼评《要命的小姑姑》《有家的“流浪”猫》《小鸡也“疯狂”》
我们平时,总爱把无关紧要的琐碎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叫做“鸡毛蒜皮”。而生活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由“鸡毛蒜皮”组成的。我们身边那些并不起眼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正是我们写作灵感和材料的永不枯竭的源泉,从这个角度说:写作与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活之中无处不是写作。而不少同学总是叹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其实,只要我们热爱生活,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会发现很多可以供写作的素材;只要我们写生活,说真话,就有写不完的文章。因此,我们主张打开生活之门,让“鸡毛蒜皮”走进作文,点燃我们创作的火花,写生活化作文,写“绿色”作文【“绿色作文”比喻:“扎实、朴实、老实”的作文,做到用自己的文字写出独特的感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一、“鸡毛蒜皮”——真实而有趣味
罗丹说:“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来。”我们提倡写“鸡毛蒜皮”之事,但并不是说见什么就写什么,来个眉毛胡子一把抓,写一些无关痛痒的或没有意义的小事,而是要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美”。在选材上要选取那些积极的,能挖掘深刻主题的材料,从而实现“以小见大”的目标。写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越接近我们的生活,越有话可说,写出来也越真实。我们没有必要非去写那些自己陌生的甚至不太熟悉的所谓“大事”。“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在我们亲身经历的各种活动实践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并把身边的“小事”积累起来,从“鸡毛蒜皮”中挑选出“金子”,用我眼看世界,以我手写我心,我们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趣味多多。下面我们看周冲的《要命的小姑姑》一文:

要命的小姑姑

 周冲  http://blog.xxt.cn/317911889226

说起来我都不敢抬头,怕你们笑得肚子疼,我竟然有一个比我还小一岁的姑姑,苍天呀大地呀,真的就有这么离谱的事情呀,比我还小,一直以“自命不凡”著称的我怎么能接受这个事实,我才不要叫她姑姑,坚决不叫。

和妈妈到奶奶家的时候,我看见院子里站着一个小女孩,那眼睛竟然比我的还小,长得一点也不可爱,不过看她高高仰着头的样子,估计也不是好惹的。

我假装没有看见她,想绕过去进屋。

“站住,干嘛不和姑姑我说话,听我大姨说你要来(她大姨就是我奶奶),我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呢!这么没礼貌,快来给姑姑打个招呼!”嘿,没想到她还挺好意思说。 

“你谁呀!”咋看我像是好欺负的主,“别胡说啊,我可没有你这么小还这么嚣张的姑姑!”我头一扭,嘴一撅,使劲儿瞪了她一眼。

嘿嘿,这一瞪不要紧,那个要命的姑姑居然嚎啕大哭起来,唉,谁让咱比她大而且还是男子汉呢,只好赶紧说好话。

“别哭了,不要哭了哦,大不了我介绍我的好哥们儿给你认识呀!”

她马上就破涕为笑了,高兴地拉着我就出了院子,唉,变得还真快!

谁知道,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做的最没有水平,最最丢人的一个决定!不仅我所有的哥们儿知道我有一个比我还小的姑姑,就连全村的小伙伴都知道了,她不管碰见谁都告诉人家她是我的姑姑,瞧她那趾高气昂的样子,我真是恨不得抬手教训她一下。

  没想到看着迷迷糊糊的她竟然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表情严肃小眼睛一眨告诉我:“周冲,你别想打我,我可告诉你,第一、你是男生还比我大,得让着我。第二、我的辈分比你高,你得尊重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敢打我,我就去告诉我嫂子(我妈妈)去,让她揍你!”

唉,摊上这样一个要命的小姑姑,我只好奉陪到底,忍受到家了!呜呜……

真实的东西总是饱含着生活的气息和趣味的。周冲是一个善于捕捉“鸡毛蒜皮”的孩子,在他的作文里,总是洋溢着生活的浓郁气息。这篇文章的选材实在是小之又小的事,小到也就是与小姑姑的简单而短暂的交往。然而,他笔下的“小姑姑”形象和个性却很突出。文章先交代“我竟然有一个比我还小一岁的姑姑”,引出话题,接着简要地描述“小姑姑”的肖像和神态:“那眼睛竟然比我的还小,长得一点也不可爱,不过看她高高仰着头的样子,估计也不是好惹的”,正因为“我”的“不屑”理会,“小姑姑”却先声夺人了:“站住,干嘛不和姑姑我说话,听我大姨说你要来,我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呢!这么没礼貌,快来给姑姑打个招呼!”语言描写展示出“小姑姑”的朴实好客(一直在等着“侄子”的到来)和“直爽泼辣(站住,干嘛不和姑姑我说话)”。而当“我”瞪了她一眼,并声明“别胡说啊,我可没有你这么小还这么嚣张的姑姑”时,作为孩子的“小姑姑”像受到了巨大的委屈,竟然“嚎啕大哭起来”。不过“我”还是很聪明的,用答应把“小姑姑”介绍给“好哥们儿”为条件,才哄得“小姑姑”破涕为笑。可是,“小姑姑”“不管碰见谁都告诉人家她是我的姑姑”,这就引发了“我”的烦恼和腹诽,可是,“小姑姑”竟然猜透了“我”的心思,并警告“我”了个一二三条。我们读到这里,真有点捧腹了。这样一件小小的“蒜皮”小事,所揭示的正是孩子们初涉社会的一段有趣的生活经历,写出了孩子们淳朴的交往,表现了他们美好的天性。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从身边小事写起,就会有话可说,写出来的东西才会真实,真实是写作之本,唯有真实,才能感人;唯有真实,才能服人。

二、“鸡毛蒜皮”——随意而不随便

初步入作文的门槛,要注意“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事”,并做到信手取来,有事就记,有感就发,有理就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随意而谈,率性而为,不拘一格。不论是生活的见闻、往事的漫忆、所思所想的道理、读书的一得之悟,想象的童话故事等,无一不能作为写作的材料。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注意:我们所选取的“鸡毛蒜皮”的材料,必须是有一定意义、能给人以教育或启迪的。要能够表达出我们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小的感悟,或者是一个新的观点,或者是一件生活的见闻……总之,要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质朴与平易近人。

对于一般记叙性作文,我们既不能不当回事,顺手涂几笔,交差了事;也不能太当回事,脚未抬起腿先颤,这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来。我们说,写“鸡毛蒜皮”的小事,完全不需要太“绞脑汁”,只要认真对待,一定能写好。但随意不等于随便,不把心思放在上面,不认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磨砺文笔,也是写不好的。随意而不随便,这才是我们对待作文的正确态度。请看下面五彩果写的《有家的“流浪”猫》一文:

   有家的“流浪”猫

五彩果   http://blog.xxt.cn/tangguowawa

门卫爷爷养了一只橙色的小猫咪,眼睛大大的,像两颗夜明珠,尾巴上的花纹一圈一圈地绕在一起,活像杨红樱阿姨笔下的虎皮猫。爷爷把它伺候得肥肥胖胖的,按理说,猫咪应该舒舒服服地享受时光了吧?错啦,这只非同寻常的猫,它喜欢时不时的“离家流浪”,这不,它又不知逍遥到哪里去了。

晚上,我们一家散步回来,一个橙色的身影“嗖”地从我的眼前掠过,那不是门卫爷爷家的小猫咪吗?我揉揉眼睛,路灯闪烁着,什么也没有,带着疑惑和妈妈去车库拔电动车充电器,心里仍然想着小猫。

一进家门,爸爸竖起食指“嘘”了一声,神秘兮兮地说:“咱家有一只小猫。”我半信半疑地看着爸爸,因为我家从来没有养过小动物,他又在耍什么把戏?我轻轻地拖长音调:“喵——”地叫了一声,想验证一下爸爸是不是在撒谎。“喵——喵——”小猫边叫着边踱着悠闲的步子从厨房走出来,绅士一般踱向储藏室。

老妈惊叫一声:“啊!快……快捉住它。”爸爸闻声奔向储藏室,把小猫往门外引。小猫若无其事地走出储藏室,准备上电视柜瞧瞧,我这才发现它就是门卫爷爷的宠物。“爸爸,快捉住它,给爷爷送过去。”小猫好像听懂了我的话,干脆卧在茶几底下,不愿走。没办法,爸爸只好抱起它,向楼下走去。

听爸爸说,这只有家的“流浪”猫一直跟在他后面上楼,悄无声息。他刚把家门打开一条缝,猫咪就踱着方步,摇着尾巴进家了。这只不老实的小猫哟。以后你可一定要听爷爷的话,别乱跑咯。

谁知第二天早晨,我又发现那只猫在广场自由自在地散步。看来,这只“小旅行家”又“离家出走”了。

这篇文章,取材就很随意,也属于典型的“鸡毛蒜皮”小事,信手拈来,就是一篇反映小生灵特性和孩子喜爱小动物之心的小文章,不只表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而且也展示了孩子心性的善良。尽管材料是从自己身边随手拿来的,但在组织材料时,却十分认真、慎重。五彩果在整体安排上采用了时间顺序,为了有效而生动的表达这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她使用了自己熟练的“五段格式”来组织材料,这样写来就得心应手。文章开篇先介绍这只小猫咪的“肖像”体态,顺其自然的进行点题,“它喜欢时不时的‘离家流浪’,这不,它又不知逍遥到哪里去了”,扣应了“有家的‘流浪’猫”这个命题,同时,也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文章主体部分写猫咪“流浪”的行为:先在小区里发现了它的身影,可是没想到,它却神不知鬼不觉地跟着爸爸溜进了“我”家的厨房,并且“绅士一般踱向储藏室”,还“准备上电视柜瞧瞧”,最后“干脆卧在茶几底下,不愿走”。这部分写得很详细,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等多种表现手法,把小猫咪“流浪”到哪儿就安心呆在哪儿的自来熟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文章还使用了倒叙,做到了事件虽小,但完整有序。为了紧扣命题,文章结尾又带上一笔,“谁知第二天早晨,我又发现那只猫在广场自由自在地散步。看来,这只“小旅行家”又“离家出走”了”,不只为文章增添了趣味,而且也很圆满地为事件做了收束。真正做到了随意而不随便。

三、“鸡毛蒜皮”——朴素而有美感

从作文角度出发,“鸡毛蒜皮”的朴素是自身本来就具备的特点,因为这些小材料来自于生活,无不闪烁着朴实无华的生活色彩。所以说,朴素是“鸡毛蒜皮”的质。有了朴素的质,重要的就是要给人以美。“鸡毛蒜皮”虽然小,但是不应当与“美”绝缘。我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我们写作文,若是能从一般的人们不以为意的生活中发现、挖掘出令人愉悦的美感,并以优美的文笔把它反映出来,那就既是作品的成功,也是能力的锻炼。在这一点上,小婉君的《小鸡也“疯狂”》一文,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小鸡也“疯狂”

小婉君  http://blog.xxt.cn/yyyl2001

自从我家养了十只毛绒绒的小鸡们,爸爸妈妈几次都说它们调皮、捣蛋,还跑到院子里,把花都吃了,真是一群名副其实的“小坏蛋”!每次我听后,头就会摇得拨浪鼓似的——当然不信啦!在我的印象里,每次我走到“鸡圈”旁,鸡鸡们都会出来迎接我,撒娇似地“叽叽叽”叫个不停,而我总是亲切地给它们喂水、添食,它们就乖巧地吃起食来。呵!爸爸妈妈一定是不想喂养这些“小宝贝”了,所以哄骗我,我才不理他们这一套呢!可是,若不是今天中午,我亲眼目睹了小鸡们在院子里进行的“疯狂大扫荡”,我真是难以相信,以前那些乖巧的小鸡们居然会变成“疯狂鸡”啊!

今天中午,我和妈妈正吃饭。忽然,发现厨房外面有几个小东西在晃动,就好奇地去院子里看了一下。哎呀!真是不得了!“鸡圈”里的十只小鸡都跑了出来,院子里真是惨不忍睹啊——花池里的太阳花刚长出来的叶子被小鸡们吃成“秃头”了(已经被它们“秃头”几次了),一棵棵变成了“光杆司令”,就连刚“出生”的小花儿也不放过;花池子弄得乱七八糟、一片狼藉;不一会儿工夫,院子里遍地是鸡便便,这还不算,胆大包天的小鸡们居然还溜进放杂物的屋里,也不忘丢了几堆便便,真是气人!我的第一反应是大叫:“妈妈,不好了,小鸡出来啦!快抓啊!”妈妈看到这一番“壮景”后,也傻眼了,但我们很快反应过来:马上把小鸡们赶到“鸡圈”里!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我手挥扫帚,妈妈也手拿竹竿,我追赶的五只小鸡竟然往杂屋里钻,真是吃了豹子胆了,看我不把你们“捉拿归案”!我用扫帚直逼它们,小鸡们直往角落里钻,眼看就要把它们赶出去了,可是它们却扑腾飞起,居然越过了扫帚,钻到桌子下面了。咦?这鸡鸡咋有这般“神功”啊!无奈,我只好企图用扫帚把它们“扫”出来,没想到,小鸡们居然被我逼到了最里面的角落里!要知道,那里最不容易把它们给弄出来了,因为我的“兵器”触摸不到那里,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啊!我气坏了——这就是平日里我眼中乖巧的小鸡们吗?真是比狐狸还狡猾!我暴跳如雷,大吼一声:“都给我出来!敢跟我斗,门儿都没有!你们快给我回鸡圈!去、去、去……”小鸡们愣了几秒,竟然乖乖地出来了。趁着这个机会,我连忙用扫帚把它们轰了出去。哈哈!这次它们跑不了吧,全部都乖乖地进了鸡圈!嘻嘻!还是我的“金嗓子”好使吧!看你们还怎么逞能!

再看妈妈,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另外五只在院子里疯跑的小鸡赶回了鸡窝!然后,又弄了些煤渣,开始打扫小鸡们的粪便。看到扫过的院子,妈妈说:“看看,我们家的院子简直就像得了‘白癜风’,这群鸡太讨厌了。”我也开始了对鸡鸡们的教训:“你们啊你们!还想越狱大逃亡吗?看来你们平日里的听话都是装出来的啊!我真是白对你们好了,真是的!看看你们把院子里弄的!唉,没法说你们了,说了也是对牛弹琴……”

哎!想不到平日听话的小鸡们,疯起来比我还“疯狂”,一个个都变成了“疯”鸡,真是让我哭笑不得啊。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个概念:凡是真的、善的,都是美的;而假的、丑的,甚至是恶的,它们所给予人的教益和反思,也是美的,这就和没有黑暗就无法了解光明是一个道理。现在我们来看这篇小作文,它美在哪里呢?

一是美在剪辑了一段生活的真实画面。居家小院,养几只“闹腾人”的小鸡,这其实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几只小鸡这么一点缀,在平静的生活水面上便泛起几朵跳跃的小浪花,这个日子就生机勃勃起来;二是美在文章描写的“赶鸡”经历细腻逼真。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性美的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成功的细节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的艺术境界。此文开篇先采用抑扬相生手法,用“我”的为小鸡辩解,来反衬爸妈对小鸡的诘责,为下文设下伏笔。接下来描写这些“疯狂”的小鸡们在院子里为所欲为,把院子变成“乱七八糟、一片狼藉”。之后,文章进入了主体段落——“赶鸡回窝”。这部分写得很详细,把赶鸡的画面再现给我们看,让人很有点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部分也是文章写得最出彩的地方,小作者用自己的笔去抒写自我的真实经历与感受,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真切地彩绘出生活的平凡与多姿,而人与小鸡之间的关系,也传递着一种朴素的和谐美。作文取材虽“鸡毛蒜皮”,但是要比那些空洞无物或无病呻吟的作文有价值得多,也绝非那些矫揉造作、晦涩难懂、故作高深的作文所能比拟的。

“鸡毛蒜皮”的事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日常的生活中。然而,如果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即使身处宝山,也会错把黄金当作废铜,而苦苦寻找不到作文的材料。我们要记住一句话:“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自己有个性的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等能力,用眼睛洞悉,用耳朵倾听,用皮肤感触,用心灵抚摸自然、社会以及人们的道德情感,积累切身的感受,那么,动人的真情才能在我们的笔端涌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