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我读很久了,因书里涉及事情繁多,人物关系复杂,自己又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因此常常是读了后面忘了前面,不得已再回过头温习以前读过的。再读,又是一次不一样的收获。抛开贾宝玉与林黛玉悲凄的爱情故事不论。另一个让我震撼的是《红楼梦》里的奢华。
奢华一,第十三、十四回,贾蓉之妻秦可卿的丧事:
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 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外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
另分派众多婆娘媳妇:有单管人客来往倒茶的、本家亲戚茶饭的、灵前上香添油的、挂幔守灵的、供饭供茶的、随起举哀的,有单管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的、酒饭器皿,有监收祭礼的;有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札的......一一数来,竟有一百三十余人。
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堂客算来亦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小轿,连家下大小轿车辆,不下百余十乘.连前面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带摆三四里远。
想那刘姥姥曾经说过:“二十两银子,够我们庄家户一年的开销。” 不必追溯秦可卿出身如何,单就一个贾家媳妇的丧事置办就如此奢华和浪费,令人瞠目。这样一场丧事下来,人精力耗尽不说,所有开销该能养活多少贫穷的庄家户。
中国几千年前沿袭下来丧事大操大办,在当今社会仍相当盛行。那年回老家,恰逢邻居一奶奶出殡,孝子贤孙们披麻戴孝跪卧灵前,一个个痛哭流涕。纸人纸房,纸电视纸汽车等现代家什一应俱全,摆满了院里院外。后来听表姐说去世的老太太有三个儿,老大老二说分家时老人偏向老三,不养老人理所当然,老三说老人生病花销太多,不能让他一个人管。最后老人是孤零零地病死在自己的老宅。既然孝子们能办得起这么浩大的丧事,为什么不趁老人有生之年好好孝敬呢?哪怕是给她买件新衣,煮碗鸡蛋面条。
奢华二,第十七回元春省亲前的改造大观园:
内本就亭阁依山之榭、曲径通幽、溪水清流、花红柳绿,宛若人间仙境一般的大观园,为迎接元妃省亲,又不屑耗资巨款改造
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阁,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
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meng)绣槛,皆隐于山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单就各个院落房宇配备的几案桌椅、帐幔帘子、玩器古董等物就可略见一斑:妆蟒绣堆,刻丝弹墨并各色绸绫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帘子二百挂,昨日俱得了.外有猩猩毡帘二百挂,金丝藤红漆竹帘二百挂,黑漆竹帘二百挂,五彩线络盘花帘二百挂,每样得了一半,也不过秋天都全了。椅搭,桌围,床裙,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也有了。
……
诺大一个大观园还没有走完,贾政说腿酸了,说实在的,我眼睛看花了也看累了。形式主义不但害人,又极度浪费。想那贾政乃一朝廷官员,竟有这么大经济实力养这庞大的一家。或许过于鼎盛便预示着灭亡的临近,不是有句老话说:上帝让你灭亡,必将先使你疯狂。
《红楼梦》我只细读了四十几回,初步了解了书里的人物关系,发生过的大事小情。对于写读书笔记,还非常拙劣,希望有经验的老师、家长、学生给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