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华师的课程安排,今天是第一个休息日,大家可以自由安排活动。依然是6点起床,每天到这个时刻就再也睡不着了,再躺在床上是一种痛苦的事,所以就起床来,看看博客和空间,昨晚刚发的东西,已经有几个要好的朋友踩过了。“
我计划今天到汉口那边去走走。8点过了
中山公园里除了有孙中山和宋庆龄的一尊塑像外,就如全国的公园一样别无特点。从中山公园出来,我们就开始了徒步穿行江城。本来想到江边去,到一桥上走一走,武汉长江大桥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桥,当年建成后举国为之欢腾不已,老人家还兴致勃发地挥笔题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记得我小学的课本上还有关于长江大桥的一篇课文,就像桂林山水一样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近来我深切地体会到,一个人少年时期的记忆和经历常常会影响到他一生的精神走向。从中山公园徒步到长江大桥去是一段相当长的路,本来可以坐车过去,但是我想随便走走,看看他乡的风景应当更有意义吧。这样决定后,我们就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刻里向着大江进发。太阳的炙烤使我顾不得矜持,也拿出一把粉红色的遮阳伞来遮挡太阳。途中问一摩托哥通向大桥的路,这摩托哥说,“这时候桥面温度有60℃,不要去丈量大桥了,会死人的,去年二桥上有两个人就倒在桥上再也没有醒来。大桥我开车要10分钟,你们步行要一个小时了。”摩托哥的劝阻并没有动摇我们的决心,经过利济北路,转武胜路,走龟山北路,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跋涉,晴川阁赫然在目,我们终于胜利到达江北岸。
路过长江已经很多次,但都是在火车上远远地眺望,今天我终于站在江岸边,抚弄着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此刻,多少诗人从长江里走来,李白就是在对岸的黄鹤楼里,高吟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崔颢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宋李之仪一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写尽了多少有情人的情思绵绵。更有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思韵》中写道: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此刻我站在江边,长江是否在深情地欢迎我:“谢天谢地,你终于来了。”在江岸边坐了许久,望着江水无语东流,思绪绵邈。忽然有渡轮要开到对岸去,我们上了渡轮,紧靠大桥南下渡江。船靠南岸后已经4点多钟了,稍事休息后,我们登上了长江大桥徒步穿越,虽然头顶骄阳,但有江风习习,30分钟胜利过江。休息一会,又再次徒步穿行到江南岸去,当我们走下长长的大桥,举头之间,黄鹤楼已经巍然耸立面前。
天色已晚,华灯初上。登上804路公交车,带着满身的疲惫和满心的满足,感慨这一天的游历,不胜欣悦。提笔写道:
马祥勇
三十年来常入梦,今夕伴我入江城。
手提扬子越北斗,敢笑太白踏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