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动漫
早在月初就接到“妈咪在线”第十期擂主——小宇妈妈的指令,邀我鼎力相助,活跃一下江湖气氛。不才的我受宠若惊,
10日博友“宁宁的妈妈”主持“参与孩子的动漫生活”。说心里话,60年代出生的我对动漫的印象在很多时候混淆与动画,诸如当时流行的黑白电影《宝莲灯》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98年出生的儿子对动漫不十分感兴趣,动漫对我而言差不多算是个盲点,可既然答应了就要付诸于行动。近期,我百度了“动漫”一词,方知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已经渗透到了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动漫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进了孩子的生活。据资料统计,孩子从幼儿时期就对动漫感兴趣,《金刚葫芦娃》、《鼹鼠的故事》、《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西游记》、《哪吒闹海》,还有最近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都是他们的挚爱;小学生最爱看的动漫类图书诸如《虹猫蓝兔七侠》、《哆啦A梦》、《阿衰》、《偷星九月天》,因为不懂所以不敢妄言;即便是初中、高中生也有56.4%的热衷于动漫……,看来俺是真的落伍了。
小宇妈妈博文中一句“波...”“迪西...”唤起了我对《天线宝宝》的回忆,《天线宝宝》是伴着儿子长大的,毛绒玩具要天线宝宝全套的,玩具手机也是“波”的造型。后来儿子又迷上了《鼹鼠的故事》,图像中小鼹鼠那俏皮、诡异的动作和嗲声嗲气的声音让儿子百看不厌,也就是那时儿子的视力严重下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儿子的视力下降,我们开始了亲子共读,从刚开始的童话故事,到小学阶段的皮皮鲁系列,尽管偶尔也会羡慕别家孩子手捧《阿衰》、《偷星九月天》痴迷的模样,我仍是狠心地反对孩子购买和借阅动漫书,直到校讯通推荐绘本,我才与儿子重拾动漫,从一本本无字的图画中欣赏故事的情节,构思故事的内涵,此时的我方感到竟是自己的无知剥夺了儿子热爱动漫的权利。儿子升入初中后,对动漫的兴趣从喜欢《哈利·波特》的图书转移到电影上,后来又网搜了《变形金刚》Ⅰ、Ⅱ、视频。记得陪儿子在中原影都观看《死亡圣器与魔法石》和《变形金刚》Ⅲ时,那震耳欲聋的音响效果和大黄蜂、擎天柱瞬间万变的动作让我如临大敌,既不懂欣赏角色设计的独特,更体会不到军用设备“霸天虎”代表的邪恶和对抗者汽车人“擎天柱”隐喻的民用性,整场电影就这么在打打杀杀的中煎熬过来……
上周去妯娌家串门,小侄女的动漫作品让我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小侄女从小喜欢绘画,曾先后学习过简笔画、国画、水粉画,直到升入高中后,不甚理想的文化课成绩让小侄女将绘画视为一门特长去发展,在众多的绘画种类中,她对动漫情有独钟,弟媳为小侄女选择了一位优秀的辅导老师,近一年的时间,小侄女的画功日渐成熟,什么樱桃小丸子、什么魔法美少女、什么钢铁战士……叫上名字叫不上名字的整整一大本,每一幅作品都画的像模像样,为此,小侄女还先后参加了濮阳、洛阳的动漫展。因为与小侄女有过一年同学(英语辅导班)的经历,我对小侄女的学习还是有所了解的,如今,透过一幅幅作品,明显感觉到小侄女那股认真劲又活跃起来,她在学习动漫的同时也将这种专注的精神复制到了学习上,升入高二的她学习正稳步上升,为她的奋斗目标——400分冲刺(今年艺术类的高考分数线是215分)。“只要是我喜欢的事情,我一定能干好!”当我问及个中原因时,小侄女的回答在我意料之中——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不竭之动力!
时下因缺乏引导,某些被称为“口袋书”的动漫图书内容有失健康,却依然在学生中悄悄流行,因此被家长和老师列为“禁书”,以至于以偏概全,禁止孩子看动漫,认为那些动漫是幼小儿童的专利,初中生、高中生看动漫则属于不务正业。通过儿子与小侄女的兴趣爱好和性格使然,我感到凡事都应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动漫也同样如此。在很多时候,动漫以独特的方式吸引孩子的眼球、刺激孩子的大脑并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进而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在娱乐的同时调剂学习的重负。另一方面,动漫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艺术新式,是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它常常以丰富的题材、跌宕的情节、愉悦的审美,发挥了寓美于画、寓幻于形、寓教于乐的重要功能,是青少年获取新知、认知善恶、品味人生的主要文化载体。
有人说看动漫不仅是视觉美的一种欣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一如阅读名家散文一般,透过动漫挖掘其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2008年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都委托学校图书馆协会推出“让男孩子爱上读书”活动,作为解决办法之一,动漫书被用来激励那些不愿读书的孩子走进阅读。喜欢动漫不只只是停留在走马观花地看热闹上,更应该根据年龄段分层次引导:从漫画阅读开始,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进而对孩子进行“漫画赏析、动漫科普之旅、动漫经典名著之旅”等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孩子动眼、动嘴、动脑、动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让孩子尽享动漫书香!
Books can make the stupid wise, the coward brave and the bright wiser.
书可以让愚人变得聪明,懦夫变得勇敢,聪明人变得更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