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冬日的回忆作文

2017-12-25 
冬天的回忆巴彦浩特的大雪时节,最低气温在零下10 ℃左右徘徊,家里暖气已通了一个多月。室外不甚严寒,室内温
 

冬天的回忆

巴彦浩特的大雪时节,最低气温在零下10 ℃左右徘徊,家里暖气已通了一个多月。室外不甚严寒,室内温暖如春。可是连日来不慎将脚骨折后在家休养时的无聊,使得我无缘体会“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温馨,却忆起了一些冬天往事,充满着生机和欢笑。 

总是认为以前比现在的冬天冷。小学的时候,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上小学时需要步行1-2里路。隆冬时节,那是极其难熬的一段路,北风像刀子一样刻划在稚嫩的脸上,打透笨重的小棉袄侵袭着肌肤,可也只有坚持走下去。到了学校,大多数时候炉子并未生起,有时要拣着冰凉的铲子和炉子盖帮助老师生炉子。即便生起了炉子,室内温度还是不高,寒风透过窗户纸嗤嗤作响,坐在窗户边的小伙伴就格外受罪。那是的小学是村办的,教师的窗户用麻皮纸糊的,冬日里时常伴着呼呼地哨声读书。炉子是用土坯围成的火盆,烧的是秋天同学们一起砍回的树枝,那时的课堂就是神话中的夕阳,炊烟聊聊。最有趣的就是课堂的神奇之处:老师腾云驾雾,若隐若现,就像天仙下凡;教室里由冬老爷呼呼地从窗户打着口哨,我们不时的跺着脚,把40分钟的课堂弄的神采飞扬。

小学时光就是欢声笑语。记得早晨起得格外早,三五结伴,在黑影中蹒跚,实在冷了就地取材,烧起一把火,在笑声中你追我赶,也忘了冬日的寒冷。记得那时没有足够的钱买作业本,就用废电池的黑棒棒在操场上划分责任田。想起来真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家都蹲在地上,随着呼呼地寒风用冻得发青的小手哗哗的书写家庭作业。总记得天气格外冷,学习的热情就那么高。

冬日的夜晚出奇的静。我们同村的小伙伴穿着羊皮袄大衣,戴上棉耳朵大军帽在村子大街上捉迷藏。呐喊声,尖叫声,震响了整个村落。我那时做任何事都胆小怕事,老是一个人藏到后院的麦杆堆睡着了,等一觉醒来就已是深夜一点多。揉着睡意的眼睛等待我的就是父母的一顿耳光满天飞。

中学时的生活就是阳光的年代。村子都通上电了,上学虽然更远了,但可以吃住在学校。周日下午从家背着一包馍馍到学校,一直到周六下午才回家。那时也怪,居然一点不想家。我记得一周六天学校只有一顿肉饭,每周三中午吃猪肉米调和饭。记不清是学生多还是天气冷。打好的饭走到宿舍就是上下层次分明,上面冰的下面热的,周围一层薄薄的冰霜。就那样,总有吃不饱的感觉。那是的冬天冷,冷的我们肚子始终吃不饱。早上是家里拿来的馍馍,不过,穷人的娃娃早当家,每周六天五个馍馍也总是能扛得住。晚上的宿舍没有电,也没有炉子,更没有床。我记得我们宿舍24人住宿,用土坯围成的长沟,里面是家里拿来的麦杆,上面铺一块帆布就好了。刚入睡时是穿衣洪水摸鱼,那时同学关系都不错,基本上两人在一起加温,等暖和一点才开始脱衣睡觉。窗户用纸箱订起来的,当早上起床铃响后,个个就像圣诞老人一样,眉毛头发都是白花花的霜。匆匆跑到水房边用冷水洗把脸就上课去了。

冬日的假期就是最浪漫的。那时有巡回放映的电影队,本周末在王村,那下周末就在张村。我们那时就能跑,也就是不怕冷。晚上跟着大人们深一脚浅一脚的到处看电影。那时的《红星闪闪》就是看十遍都不觉得烦。

那时的小学是“被动”挨冻,初中却是“主动”受冻。多年来,我总是回想起——1988年左右的隆冬时节,在寄宿制的东湖镇中学,我们往往是三四点钟就从温暖的被窝偷偷爬起,到教学楼门外的路灯下,忍着彻骨严寒,跺着脚,踱着步,单手拿书,另手揣兜,背诵历史、地理、政治等科。嘴唇冻得发紫,却哆嗦着小念出声,呵出阵阵热气。当年在那微弱的灯光下,也有我的身影,虽然去的次数不多,却是弥足珍贵的回忆。

一个年龄十二三岁、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少年,比今天年过四十、身高一米八几的青年,无论是求学的能力、还是求学的毅力,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人之求学,还要趁早。愈早,往往愈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在心头荡漾。

有一种气息,或是情境,总能叫我感到由衷的感动和激动。那是深秋和初冬的傍晚,当我工作归来,步行在小区里,看着四周暮色沉沉,光线黯淡了下来,灰白色的天空上斜挂了一轮上弦弯月,呼吸着清冷逼肺的空气,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烹饪油烟的味道,叫人在感受到生活气息的同时,感到亲切而富有力量感。这种感觉,也是来源于小学和初中时期。记忆中,初冬时节,黄昏的时候,当我放学归来,心情放松,饥肠辘辘,村庄里弥漫着炊烟的香味;暮色中,妈妈挎着大篮子到屋子旁边的场地里盛麦秆,之后回家烧火做饭。

冬天是个严肃乃至肃杀的季节,数九寒天,雪虐风饕,万物凋零。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存在周期。一个人的生命有年龄可以计算,而整个人类处于什么时期(少年、青年、壮年还是老年)却不好定论。历史上的人们,当感到时代迁延、积弊丛生、世风日下的时候,一再用“人心不古”这个词,其实就是在感慨人类不再年轻,不再纯真。可是,我们不能说人类已经入冬

冬天的生命力往往被人忽视。冬至一阳生。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也就是说,在最寒冷的时候,阳气已经悄然渐渐增长,扭转一种趋势仅需时日而已。所以,我们不但要感受到当下的寒冷,更要感觉到那日益温暖的阳光、日益活泼的生机、日益递进的势头。

在初冬的早晨,万籁俱寂,往事翩然。回忆就是重温寒冷,让冬日的回忆成为冬日最有趣的故事。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