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初六,四九第三天,太阳到达黄经300度。这天是大寒。
大寒,一个寒冷至极的概念,正如古书的描述:“寒气之逆极,故为大寒”。
一连几日晴好的天气,在这天突然变得阴沉寒冷。
“是谁的叩问声响起/和着年渐进的脉动/守纳兰香的轻盈/安坐,季节寒冷的深/将息一枝冰花的呓语/期待,勾勒,蓬勃/孕发的苞芽。”早晨,去往学校的路上,轻吟起在哪里看过的有关大寒诗句,似乎嗅到了空谷幽兰的清香。
刚走进教室,便有孩子围着叽喳:“老师,今天是大寒啊!”“老师,大寒的意思就是天冷到了极点的意思。我在网上查的。”“老师,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了。”“老师,大寒一过,就要立春啦!”......
“老师,大寒我们该读什么呢?”
“大寒正是岁末的时候,人们开始为过年而忙碌——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在这个大寒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谣《忙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香又甜,
转眼就是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买酒肉,
二十七,宰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我只读了一遍,孩子们便急不可待地读了起来,随着有节奏的韵律摇头晃脑,笑靥如花。
“民间有一种习俗,每年的腊月初八,熬上一锅‘腊八粥’,粥里放入杂豆、杂米和多种干果,意味着一年之中五谷丰登。喝腊八粥是春节的一个序曲,到了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加紧了过年的步伐,加浓了过年的氛围。二十三要祭灶王,买些用麦芽糖做的糖瓜、关东糖供着,既有在他升天到玉皇大帝那儿禀报时,请他多多美言之意,又有以糖粘上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多说乱说之心。二十四,扫房子。指要搞搞卫生,包括擦拭家具,扫墙顶灰网,撕掉旧年画,粉刷裱糊,贴新画等等。从二十五起,就开始准备过年的好饭好菜了。到了三十晚上,大家都来‘守岁’,所以有‘三十晚上熬一宿’之说。‘大年初一扭一扭’,大年初一,家里的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我适时为他们做着民间习俗的解释。
孩子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听得入神。琅琅上口的童谣,驱走了大寒时节的严寒,顿时给教室增添了浓浓的欢欣,每个人的心也因此而温暖,似乎年,热热闹闹的,就已在眼前了。
“大寒之时,天气虽然寒冷,人们却在为新春忙碌着,心中有着一份对春天的渴望,对新一年的期盼。只是,大寒虽寒,即使是彻骨的寒,心情也于寒冷无关。我们可以在每一个清晨,等待春天慢慢爬上窗台。真的啊,我们从冰凌花里看到了春天。”
冰凌花
玻璃窗像一个大花园,
开出许多冰凌花,
我要摘下一朵送给春天。
妈妈说不要这样傻,
爸爸说不要这样呆。
他们的话我当成了耳边风。
我撮口对花园吹气——
春天来喽!春天来喽!
那最大的一朵冰凌花咧嘴笑了,
嘴呀,一直裂到耳丫。
我们开始了互动的游戏。
“玻璃窗像一个大花园。”孩子们眉开眼笑。
“真的吗?”我惊奇地瞪大眼睛朝玻璃窗上看。
“开出许多冰凌花。”孩子们小手向上翻起。
“哦,是冬爷爷从我们的礼物吗?”我笑着问。
“我要摘下一朵送给春天。”孩子们笑着喊。
“啊,我也多么盼望春天马上到来。”我做期待状。
“妈妈说不要这样傻。”孩子们失望地喊。
“唉!”我长叹。
“爸爸说不要这样呆。”
“大人们怎么就是不理解我们呢?”我又叹。
“他们的话我当成了耳边风。”孩子们的声音又欢快起来了。
“哦?”
“我撮口对花园吹气——”
“看到了什么?”
“那最大的一朵冰凌花咧嘴笑了。”
“怎么样?”
“嘴呀,一直咧到耳丫。”孩子们大笑起来。
“哦,那美丽的冰凌花呀——化了!”我也笑了起来。
笑着读,一遍又一遍。文字带给我们的欢乐,无法言说。
我向窗外望去,腊月的天空无比静谧,腊月的空气里也散发着阵阵芳香。我们拥抱着腊月,心中呈现出一幅错落有致的图画,画中的明暗颜色自然天成,构成了一年中最绚丽的色彩。
“是谁的叩问声响起/和着年渐进的脉动/守纳兰香的轻盈/安坐,季节寒冷的深/将息一枝冰花的呓语/期待,勾勒,蓬勃/孕发的苞芽。”忍不住又喃喃念出这些诗句,大寒之日,似乎听见了春的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