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个班级,从组建到毕业,有着她曲折生动的轨迹,也留下动人温馨的故事。班级走过的每一天,看似平常,却也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教育资源。记录班级日志,助推班主任进行方便易行的行动研究。
记班级日志,自然是班主任和全体学生共同承担的事。我是个懒班主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完全推给孩子们自主记录。我有时间就翻翻看看,偶尔也在“老杨留言板”写点寄语 (作者注:“老杨”是孩子们对我的称呼,他们对别的老师和同学也都用昵称,下文“科科”“六六”“小杨”以及记录者的名字都是)。这样做孩子们喜欢,老师管束得少,他们就有文字自由,不必避讳,不必害怕,只管原生态记录。尊重所有人的记录权,他们有的是好办法:为了防止疏漏,也为了避免推脱记录任务,按座位”S”形排列,每天一人,循环往复。当记录成为习惯,收获、思考与研究也越来越多,与大家分享——
一、班级常态
2011.10.10 星期一 晴盼雨 记录人:班长雨儿
1.老杨教我们做三件事:善于提出问题、双手递接物品和微笑。就在刚刚,上自习,坐在教室最后排的老杨把一杯水弄洒,找前排栋哥借抹布,栋哥半转身,很艰难,但依然双手递抹布。帅!
2.回哥早读默写李煜的《相见欢》时,把“无言独上西楼”写成“无言独上西”,大家都说:“你这一个字落的相当有悬念,令人产生无限遐想,你是想要‘无言独上西天’吗?”笑傻我们啦。
3.最后一节数学测试,考得不好,老杨询问,大家陈述各种理由,傻妞说:“我太粗心了,居然2×4=6!整个大题错完!”老杨说:“你有当数学家的潜质,陈景润终其一生也不过研究1+2,他只是在加法上有建树,你都上升到乘法错误了,高难度!”有幽默感的老班就是好!
4.上全市示范课,老杨称呼我们为“孩子们”而不是“同学们”,下课被批了,说她不庄重。我来爆个料,她平时还称我们“亲爱的”“亲”“乖”“我的儿”“大帅哥”“小美女”等等,我们则叫她“老杨”“娘亲”“姑妈”“仙姑”“美女”云云。这样我们更亲啊,“亲其师,信其道”懂不懂啊?
二、心灵互动
2012.4.23 星期一 世界读书日 晴 记录人:泡儿姐
那个写寓言《白兔和月亮》的哲学家周国平说,读者是一种美好的身份。今天,我们在读书,窗外画眉在唱歌。每一天的时光似乎是一样的,每一天的幸福又都是富有新意的。
我的同桌辰哥15岁了,生日快乐哈帅哥(各位看官对这个称呼不要太当真哦)……
快毕业了,我们还是按时上学放学。关于这个,老杨有语录:
1. 在学校呆了一天,放学路上的时光是很好的放松。
2. 家里的晚餐更干净有营养。
3. 孩子不仅仅属于学校,也属于家庭,与家校双重沟通的孩子,能力更强。
4. 减少老师鞭策也是自我教育的契机。
5. 好体质不是坐出来的,好成绩不是熬出来的。
嗯嗯,我们学得轻松,有好身体,还有好成绩。
忽然发现,我们是被老杨骗着长大的,12岁刚上初中,我们班是弱势群体,但老杨不嫌弃我们。我们读书时,她说:“好极了!校长都在门外听呢!”我们扫地,她说:“政教处夸你们了!”她还说过:“所有老师都喜欢咱们班!”现在我用15岁的眼眸,回望来时路,我们是在她的弥天大谎里一天天变得美好。这是多好的事啊,写着写着,我却想哭,因为没有人比她更爱我们。
好吧,忍住眼泪写点好玩的。老杨问我们:“有人约我去外校讲《五柳先生传》,你们说我该怎么讲?”小冰冰说,从陶渊明说起;小丁丁说,从《桃花源记》开始吧;我说:“老杨你得先学画画儿,画五棵柳树……”老杨说:“合着老师要学识渊博,还要多才多艺呀。我实在愚钝,画画儿是难成,我从小孩儿感兴趣的穿越说起行不?”瞧瞧,老杨是有两把刷子的,只是真人不露相而已。
语文课,我们讨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区别,老杨举例:“值日时,阿正早早到校,默默拿起扫帚,把教室打扫得一尘不染——这是正面描写。”同学们大喊:“这是想象!这是夸张!”大家都笑了,值日总迟到的阿正脸红了。老杨我的娘亲啊,你太厉害了!
历史课,我们把年代背得一片混乱,科科说:“随意篡改历史,历史是绝不答应的!”
数学课,复习解方程,小杨说:“这解方程小学都学过呀!”旭哥起哄:“那几天我请假了啦!”
六六有事去北京了,大家都很牵挂。小鱼将六六两周以来给她的作业批语全部剪下来,贴在班级日志上,哪怕只有一个“Good”,批语被贴得错落有致,满页的中国红,呈”心“形排列,真像火热的思念。旁边,有她写的一行小字:“六六,等你回来!”好感人!
浩姐不小心打翻水杯,满桌都是水,书和资料都被打湿,我们赶快抢救,然后放在阳台上晒,坐第一排的杰哥说:“浩姐正在晒知识,谨防被盗,我看护!”一阵春风吹来,内心温暖。
三、学习反思
2012.5.8 星期二 多云 记录人:阳仔
老杨说,本次作文,大家的选材都很好,对平常的生活、琐屑的小事,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语言却不如前,粗糙随意,缺乏斟酌;结构也不尽合理,或画蛇添足或牵强附会。这是为什么呢?各科作业太多,疲于应付?还是潜滋暗长的浮躁?老杨要求班委调查。我们调查后,发现是集体患上了春末浮躁症。我们的解决方案是:首先,自查,修改;其次,小组互评;第三,全班展评。
我们数学作业质量降低了,做练习也只做加分题,有很强的功利心。自九年级以来,因时间有限,师生交流少了,问题多了。小杨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我们做化学实验总出错,课代表坤哥来回巡视、指点、分析,像个科学家!他一教,我们就会了。哦,原来我们缺乏的是严谨操作的科学精神。得改!
泡儿姐早晨擦黑板不及时,老杨找她谈话,她耷拉着眼皮:“我就迟到一两分钟啊,我委屈死了呀!”老杨说:“黑板是一个班级学习的公告栏,你擦得慢了,上面就还残留着头一天的板书,杂乱无章。但是,若你把黑板擦得光洁如新,大家的内心就都有了等待——等待老师或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黑板,也是一个班级的凝聚点。”泡儿姐惊讶看老杨:“哇,这么神奇!”老杨笑了:“对呀,你在从事一项多么伟大的劳动!”泡儿姐貌似……频频点头了。
四、对外交流
2012.6.5星期二 世界环境日 晴 记录人:盒饭
小碗儿给作家乔叶写信,言辞恳切:“乔叶老师,我热爱您很多年了,您的好多散文,我都读过不止一遍,记得著名作家雪小禅这样赞您:这样一个女子,针一样的心,但凡这个世界给她一点一滴的好,她都会用针把它们缝起来,缝成一件华衣,给我们看。今天语文老师居然说,您就在我们郑州呢!说不定我们有机会看见您,还说不定我们就是您未来的同事,我真激动,充满向往。”
受她的感染,我也和爸爸一起给《郑州日报》“书架”栏目投稿了,极力推介老杨写的书《笑着做教师》。我们是这部书的主人公。这辈子没白活啊,居然有人把我们写进书里!我们还可以在新华书店、当当网、卓越亚马逊露露脸哦。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让我们的故事广泛传扬!必须的!
今天还是世界环境日,我们给每一个水箱贴上卡通画,上书俗不可耐却又十分押韵的14个大字:龙头打开水哗哗,转身莫忘关掉它。
五、畅谈志趣
2012.6.15 星期五 晴 记录人:爱国者
说实话,比起星期六,我更喜欢星期五,因为它让我小小的心里充满期待;比起星期五,我更喜欢星期天,因为它让我有时间去买臭豆腐,我并不喜欢吃臭豆腐,我只是想要长大后去开豆腐店。
老杨留言板:这话也深深打动我,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孩子平凡的理想,持久的坚守。未来的你,必令臭豆腐处处飘香!
六、孩子感言
2014.2.17星期一 中雪 记录人:大长腿
今天是我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在这风雨交加的清晨,在这上学的漫长道路上,我努力克服内心的恐惧,迈着沉重而坚定的步伐,不畏一路的刺骨寒风,一步一步走向学校。来到学校,见到老师和同学,很高兴,尽管他们还都是老样子,并没有长大的迹象。老师让小伙伴们谈谈感受,大家纷纷吐槽,我来晒一晒吧:
1.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还没玩够,寒假就不在了。
2. 告别了寒假的单人狩猎,我来到新学期,找到了新战友。
3. 都说每逢佳节胖三斤,我惊喜地发现自己胖了四斤。
4. 新学期,我们决斗吧,愤怒的血液和力量在我体内流淌。
5. 新学期,我光荣地从劳动委员这个职位下岗,到基层体验生活,但我没怨言,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6. 马年来到,恭祝小伙伴们马上有进步,马上得表扬,马上有钱花。
鲜活的生活就这样被孩子们记下来,成为记忆,成为历史,可触摸,可怀念,可向往。有一个可以放置心情的地方,心就有归属感。有了归属感,孩子们就把班级和学校当成了自己温馨的家,每日里来这里读书学习、与人交流、锻炼玩耍便都成为快乐的向往的事。班级日志给了大家畅所欲言的平台,孩子的文笔水平各有高低,自由、欣喜、成长和主人翁的感觉却都是一样一样的。
班级日志还是孩子们淘气卖萌的地方,他们经常随手画插图,画漫画,把个普普通通的笔记本养护得图文并茂,生机勃勃。这些原生态记录,推动我们不断反思与改进,研究与探索。如此,自然能带出优秀的班级。它必将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