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读李密作文

2017-12-17 
读李密李密读书,何其发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随身携带典籍,边走路边读书,绝不逊于欧阳

读李密

李密读书,何其发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随身携带典籍,边走路边读书,绝不逊于欧阳修所言之钱思公、谢希深言宋公垂之“三上”。

    钱思公(1)虽生长富贵(2),而少所嗜好。在西洛(3)时尝(4)语(5)僚属(6),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7),卧则读小说(8),上厕则阅小辞(9)。盖未尝(10)顷刻释(11)卷也。

谢希深(12)亦言:宋公垂(13)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14)诵之声琅然(15),闻(16)于远近,亦(17)笃学(18)如此。余因(19)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20)惟此尤可以属思(21)尔(22)”。(《欧阳文忠公集》)

需要明白的是,李密等人为什么如此读书上进?当然,读书未必和上进有关,但处于当时之社会,读书却是上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今日亦是。钱、宋二人无从得知。李密读书之动机却有史可查。

它日,(宇文)述谕密曰:“君世素贵,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

此时的李密“以荫为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这是什么官职呢?就是宇文述所说的“三卫”。唐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隋炀帝时候的“三卫”大概跟这些差不多。李密身为皇家卫队的管理人员。

宇文述的激励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您家世代一向尊贵。您不尊贵,不仅不能彰显门楣,而且有辱门庭。

第二,如果要显贵,应该凭借“才学”。这是在告诉李密,个人的优势,或者重要条件所在。同时告知达到显贵的途径与方法。

第三,三卫,别人的护卫人员,再高级,也是护卫别人的。“何事”二字表明了鲜明的态度。你们祖上都是尊贵的人,您却沦落为护卫别人的人。怎么能够安于做这样的事情呢?这是一种激将法。也就是说,您这样的人,即使不能光耀门庭,至少也不要让别人说你们家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吧。

同时,这里边还有一种对李密本身的肯定。一是你们家世好,血统好,基因好。二是你有以才学显贵的能力。先天禀赋很好,唯独缺什么?后天努力!

于是,李密就用后天努力来修习才学,实现“显”的奋斗目标。

这种学习动机与内驱力的挖掘,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不可不言,不可尽言,大有奥妙。

可是,人总是识见有限,学有不足。李密虽勤奋,但其博学未见记载。虽读《汉书》,并未能洞悉世事人心。当他致书李渊,“呼为兄”。李渊一眼便看穿李密之心。于是乎,顺水推舟的利用了他一把。“密适为吾守成皋,拒东都兵,使不得西,更遣票将莫如密”“吾宁推顺,使骄其志,我得留抚关中,大事济矣。”政治与军事见识高下立见。于是“令记室温大雅作报书,厚礼尊让”。李密的反应呢?“密大喜,示其下,曰:‘唐公见推,顾天下无可虑者。’”一封书信,居然让李密完全放松警惕,哪里是政治家,抑或军事家应该有的心胸?李密对李渊岂止是放心?而且是完全放心,四字为证——遂专事隋!

李密此处之败,败在骄狂。最终之败,亦败于此!“密既杀翟让,心稍骄,不恤士,素无府库财,军战胜,无所赐与,又厚抚新集,人心始离。”除了骄狂二字,李密之败亡还有三点不能忽视:1.不恤士。不体恤将士疾苦,不能设身处地为将士排忧解难,不能设身处地的为将士的功名富贵着想。2.军战胜,无所赐与。只要马儿跑,不给马吃草。不一定是李密贪婪,但是,只让属下付出,时日长久,下属一定会有想法的,离心是早晚的事情。3.厚抚新集。厚抚新集本身并没有错。错在“素无府库财”,还要厚抚新集,那么,很容易就冷落、轻薄了旧部。旧部是共患难之人,是家底。没有了家底,新集就什么都不是。即使新集中尽为才能卓著之任,能如旧部之共济同舟之赤心与忠诚者,恐怕绝少。毕竟,对到一起的两个镜子依然是两个镜子。人心是第一位的,才能恐怕对于成就大事来讲,充其量在第二位。

李密,是一个榜样,也是一个教训!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