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迷 上 薛 瑞 萍 作文

2017-12-17 
迷 上 薛 瑞 萍校信通邀请薛瑞萍老师在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有关读书的讲座,后来又看了薛老师在焦作的讲座,觉

                                 

                            迷 上 薛 瑞 萍

      校信通邀请薛瑞萍老师在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有关读书的讲座,后来又看了薛老师在焦作的讲座,觉得这个语文老师真的很不简单。她的学识,她的性格,她的某些观念真的让人感觉爽。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同事要迷她,网友们要迷她,而我也身陷其中。

    首先我迷上她的职业观:爱读书和爱孩子同样重要。她提倡 “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她自己就每天都要大声朗读一小时,或是在自己的学生面前,或是在走廊里,或是在安静的空教室里。她说“六年如一日,盯住一个班的学生,用你的爱读去带动学生的爱读,用你的爱表达去带动学生的爱表达。”她要求学生“书包里可以不带语文书,但不可以不带课外书。” 。确实薛老师是因为爱读书而教孩子读书的。阅读与思考是她的教学的生命,她认为:一切阅读皆关教育。

“读书,写作,对话,思考。这就是语文。”

“我爱读,带学生读;我爱写,带学生写;我爱思考,带学生思考。老师台上口若悬河,灿若莲花,学生下面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这就是语文!”

“因为读和写的循环,是我根深蒂固了的生活方式,比如生命的流泉,如果停止了,阻滞了,我的日子就失去了鲜洁和明净;我之为我,就丧失了欢悦和活力。很大程度上,教——维系我们的‘共同事业’不过是供水给可以流淌的一条人工的渠。因为它,在办公室,乃至于课堂上,我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读;因为它,篇复一篇,我文字的温和与劲健,在教学教育随笔里得到培养和磨砺。

大量地、高品位的读;自由地、诚实地抒写;勇敢地、大胆地思考——这就是是我磕磕碰碰一路走来的、越来越坚定的语文学习之道。”

“语文教学,教师能做的和最该做的,乃是激发、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品位。”

原来总认为自己忙而为自己找借口,没时间读书。现在,学校要求老师同读一本书,慢慢地也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中,再加上听了老师的煽动,更觉得读书的重要性,不光自己读,给孩子读,还要给自己的学生读。尽管现在每天工作仍是很累,但我还是会尽量在每天晚上抽出半个小时进行阅读与学习。增广见闻,陶冶情操,滋养心灵、修身养性。这大概便是读书赋予我的最大回报。

     再次我迷上薛老师个性:热爱中,有些硬,有些冷。对家长不卑不亢,不越厨代庖。她说出了好多老师想说又不敢说的内心话,她做出了很多老师根本不敢做的事。她有个性,敢于不平则鸣。她反感于对教师作“春蚕”“红烛”类的比喻,因为这里所褒奖的、所提倡的,乃是教师对社会单方面的无怨无悔、无私无己的付出,它让长期不公正的待遇变成了合理的存在。她认为,重重蚕丝包裹着的,层层烛泪覆压着的,是对尊严和体面的无视和绝望。她一针见血地指出“这赞誉,和旧时的牌坊有什么不同?”

“在中国,越是堆满了誉美之辞的地方,就越有令人触目惊心的丑陋和不公需要掩饰——颂歌太多是唱给‘下面的人’”。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安求其能千里也!(韩愈《马说》)”

难怪她在平静的教育界溅起了涟漪。因为她让我们重新审思这样的问题:教师的职业究竟是怎样的?教师该做神还是该做人?教师你累了吗?追求教学上的功名利禄对教学是利还是弊?……

     最让我迷上她的是薛老师的这一句话“8小时之外我属于家,属于孩子”,我是举双手表示赞赏。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很难分得清楚,现在许多教师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业余时间。但是从教几十年的薛瑞萍在一次家长会如是说:“我们都是家长,谁不爱自己的孩子?我的学生和我自己的孩子相比,孩子第一。一个教师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爱,怎么能给学生真正的爱、正确的引导?”一番话,说得家长们频频点头。是啊,连动物都尚且爱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如果为了成就事业而抛弃家庭,不爱家人的话,似乎是非常说不通的。作为一个人,没有人规定他必须成为了不起的人,但有一点他应该做到,那就是当一个好儿子(好女儿),好丈夫(好妻子),好父亲(好母亲)……这是身为人者应该努力去做的,是社会赋予的职责。只要大多数人都做到了这点,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比较和谐。因此,在做好一个教师的同时,我想我也应该做好我身为人者所应尽的义务。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去读一读薛瑞萍的作品。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