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给予家长一个希望作文

2017-10-25 
给予一个家长的希望知名家庭教育研究专家王晓春老师在《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一书中告诉我们:“你教育孩子,没
 

给予一个家长的希望

知名家庭教育研究专家王晓春老师在《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一书中告诉我们:“你教育孩子,没办法把家长排除。你发现孩子的问题,只要刨根问题,必定追到家庭教育上去,躲也躲不开。不从家庭教育这个根子上改变,简直休想改变学生,即便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不过使其暂时在你面前有所收敛而已。与其这般被动‘受罪’,不如主动做好家校沟通,帮助家长确立科学的家教观,不断‘支招’,整合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快乐成长。”因此,老师认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会具体地指导家庭教育,不算合格教师。”我非常赞同老师的这一观点,因为在教育实践中,我努力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做好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班元元是个唯我独尊的小男孩,个子不高,但特别好斗,不是给这个捣乱了,就是给那个打架了,而且看见同学有什么他喜欢的笔呀、橡皮呀、课外书呀,他都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据为己有,因此他在班里没有朋友。小小孩子怎么会这样呢?他在家里也是这样吗?我和他的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家长告诉我,元元从小被家里人娇宠,要什么给什么。脾气也特别不好,请家长给他拿什么东西时,总是以命令的口气说:“赶紧给我拿来!”如果家长不能马上拿来,他就会说:“我数到三,必须拿来!快点!1——,2——……”这时候,家长一般都会满足他的要求。因为如果要求没有达到,他就会大发脾气,把家里闹得天翻地覆。长大后,家长想改变他,但已经形成的坏习惯,一时半会儿怎么也改不过来,现在仍然是看见什么喜欢的东西就要千方百计地得到。他在楼下总是和比他小的伙伴玩耍,因为这时候他可以做老大指挥别人。

听了家长的叙述,我初步明白了,他是想把在家里的霸气带到学校,让大家全都听他的。但怎么可能呢?如今的孩子哪个不是家里的宝贝,哪个孩子愿意一切听别人指挥?但绝大多数孩子懂得在集体中要学会与人相处,可元元却不懂。最后,元元妈妈说:“老师,我家孩子特别费劲,以前老师也经常叫我来,我觉得我都没脸来学校了。我能用的方法都用了,可他一点也不改,我不想再管他了,随他去吧。”

“怎么能随他去呢,他还是个孩子,总有办法让孩子改正的。我还不舍得放弃,你怎么能随便撒手不管呢?”我急忙接过了话,“咱家孩子确实挺特别的,但根子在于他小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惯出了坏毛病。现在改起来有困难是一定的,但只要我们有决心,就一定能让孩子改过来。今后在家里不能再事事由着他了,长痛不如短痛,该强制时必须强制。比如他再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发脾气时,就随他好了。看到他的方法不灵后,慢慢他就不会再用了。”

家长看到老师这么关心孩子,还给他指出了方法,非常感激地离开了学校。以后,我们的联系就非常频繁了,孩子在学校有了进步或出现了问题,我会通过短信或电话进行告知,他妈妈也时不时就会给我打电话或到学校来问问孩子的情况,并说说在家的表现。尽管元元现在和同学相处时仍然矛盾不断,但随便拿同学东西的毛病已经改正。问题总需要慢慢解决,因为教育本来就是慢的艺术。元元在这一过程中走得磕磕绊绊,而他妈妈性子比较急,总盼着孩子一下子就能脱胎换骨。每到此时,我总是不断地给她加油打气,她也不止一次地告诉我:“老师,如果不是你这样给我鼓劲,我真的要放弃他了。”

除了元元妈妈,我班还有几个孩子的家长,也和我保持着频繁的联系,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了什么解不开的症结时,便会向我求助。此时,我俨然成了一位“专家”在答疑解惑。其实,在这一过程中,我是在给予家长一个希望。而家长正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在孩子身上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我们在学校的教育也才省去了更多的麻烦。

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在帕夫雷什中学,形成了一套全体教师跟学生家长共同开展工作的实际方法——那就是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与家长沟通是老师绕不开的工作,那就让我们讲究沟通方法,切实和家长携起手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撑起教育的明天!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