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多吃点儿”作文

2017-10-17 
网文:那天去吃烧鸭饭,隔壁桌坐着一对父女,女生目测在读高中,烧鸭饭刚上来,大叔就一直把他的烧鸭往女儿盘里

网文:                                                  

那天去吃烧鸭饭,隔壁桌坐着一对父女,女生目测在读高中,烧鸭饭刚上来,大叔就一直把他的烧鸭往女儿盘里夹,嘴里还说:吃多点吃多点!感动啊:真是中国好父亲!但是,高潮来自大叔接着说的一句话:吃多点,吃的个大胖子,没人追就能好好学习了!

看完这则其实很好笑的笑话,我却没有笑出来,不知怎么回事就想起我童年时,餐桌边常常上演的这样一幕:吃完饭后,母亲收拾碗筷时候往往端着剩下的一些饭菜对着我说:

“老大,吃不吃了?不吃都喂猪了!”

因为我从小饭量就大,别人一碗两碗就可以吃饱了,我每次都是吃两三碗才可以,所以我每次不给猪留机会的。

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我们家在农村里生活算是最难的:兄弟多,年龄相差不大,都处在长身体的时候,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本来兄弟姐妹多就是负担,我的饭量让家里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等到上学的时候,身为老大的我,也就不得不时时委屈着自己:逢年过节,看到人家的孩子穿上了新衣服、有了好吃的,基于自己的位置,是该要的不敢要,该吃的也不敢吃,那样的家境不允许我有“奢侈”的想法。

在我的记忆力,关于吃的经典事例有三次:

1975年8月,在我上小学时的一天早上,我被姑姑从被窝里拽出来,迷迷糊糊地加入了躲避洪水的人流里,我不知道的是那一场罕见的洪水,一夜之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1984年我初中复习时,中秋节学校放假正好赶上下了几天的大雨,河水暴涨,昔日的青石板桥早就不见了踪影。我看无法回家就决定在等一天,想着第二天水小的时候再回家。没想到雨越来越大,带的钱早就花完了,无法吃饭,更无法负担一块钱的摆渡船钱。就这样,在洪水肆虐的十年后,在同样的一条河里,我冒雨上演了连续三次从湍急冰冷的河水里横渡的“壮举”(第一次是举着鞋子试着游了一次,没想到一下水就被激流往下冲了,等我挣扎着爬上了岸,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比出发点对岸靠下游一百多米,光着身子的我只好选择了再次横渡回去,举着衣服完成了第三次横渡)。

本来已经饿了两顿,加上在洪水里挣扎浸泡了半天,再步行十几里地回家,一进家门像饿死鬼一样的一口气吃完了中午剩下的两大碗饺子,然后四处寻找吃的,妈妈看我没有吃饱,就赶紧做饭,我又吃了三大碗热腾腾面条才过来劲儿。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相,妈妈偷偷抹了一下流泪,我假装没有看见,以为妈妈是心疼我。直到多年后我才知道妈妈是吓得了,因为就在我横渡回来的前一天,那个地方淹死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姥姥家的邻居,妈妈很熟悉的一个很棒的小伙子!

第二次经典在上高中的时候上演了。学校为了解决吃水的问题,就打了一口井,最后有个环节是下水泥管子,于是老师应工地的要求就把我们几个力气比较大的学生过去帮忙。等干完了活儿,老师就让我们几个到食堂吃饭。因为家里的麦子老是不够吃,所以平时只吃四两馍就将就了,这一次一听说是吃饭不要钱了,就放开了肚子吃,整整一斤六两馍进去了才填饱了肚子!

第三次不怎么光彩,有一次放学后下着大雪,我冒着大雪顶着寒风走了十几里路回家,早已经饥肠辘辘,一看见锅里有米汤,二话不说端着锅忘碗里倒,一碗接一碗喝了起来,一口气把一锅饭喝完了。晚上妈妈回来了,说要吃完饭,需要把锅里的米饭热一下,结果被我告知:喝完了!妈妈当时一愣:

“那一大锅你都喝完了?”

“嗯!”

从此以后餐桌上妈妈就经常问:

“老大,吃不吃了?不吃都喂猪了!”

不过我饭量大,力气也大,上小学就会挑水浇地。上初中的时候就能够单独往地里送农家肥,人家俩成年个人拉一辆架子车吃力地送农家肥,我自己拉着一车就进地了。有一次看见二叔在出猪圈的肥,我就让二叔出来,我进去用铁锹铲起臭烘烘的猪粪隔着院墙扔出去,一口气把猪圈清理干净,把二叔看得目瞪口呆。

农闲的时候,趁着月光,一群人就围着打麦场,闲的没事儿就比谁的力气大。打麦场的石磙,历来是证明力气的最好物件儿,谁能够把横躺着的几百斤的石磙立起来就算是“练家子”,大家伙儿都服气。我仔细观察他们立石磙的动作,琢磨一番后便跃跃欲试,没想到一举成功,而且立起来后只用一只手晃几下便把石磙推倒,连续十几次,从此村里再也没有人和我比试了。

有一次打麦子的时候,天气突变,需要赶紧把麦子弄回家。看着情况紧急,嫌一次扛着一袋子太慢,我就一个胳肢窝夹着一袋子麦子往家里跑。

上初中时候,操场上有一块大石头,下课后一些同学围着议论,有同学过去搬起来再放下,趾高气扬,同学中传来一阵阵叫好声。我怎么看也不服气,走上前轻轻搬起来,肚子一顶就举过头顶。结果一圈同学目瞪口呆,居然忘记了叫好。

那年舞钢市举办田径运动会,乡里来学校挑队员,让同学们跑一下,跳一下。有着三年跑步上学经历的我一出发便把别的同学远远甩在了后面。等到测试跳远的时候,我居然从沙坑的这边跳到那边,没有落在沙坑里。

从此以后我就走上了参加体育比赛的道路,一身的力气也得到了发挥,在后来的大大小小的比赛中拿了很多的奖状和奖品。每次比赛结束回家,我都把奖品(笔记本、钢笔之类)分给弟弟妹妹,以至于多年后弟弟妹妹还都说着我比赛发的本子很漂亮,很好用。

转眼间自己人到中年,力气饭量都大打折扣,可是家里人还是习惯我的大饭量。每次回老家,坐一会儿我就给爸爸妈妈说,要去爷爷奶奶家。回去后就和奶奶一起做饭,吃饭的时候奶奶还是会一个劲儿地说“多吃点”。这个以前老是巴望着奶奶说的话,现在居然有一点受不了,甚至有点嫌奶奶太啰嗦了。但是后来当我当上爸爸后,每一次我给女儿夹菜,我居然也会很自然地说“多吃点”!

于是再后来回家,我就耍了个“心眼儿”,到奶奶家吃饭只吃一碗,然后就放下碗筷,等奶奶说“多吃点”的时候,就再吃一碗。因为我知道奶奶最喜欢看我这副吃相,我吃得越多,她心里就越高兴!

孝有三个档次:“小孝”养父母之身,“中孝”养父母之心,“大孝”养父母之智。我想多吃一点,也是一种孝,甚至是“中孝”!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