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使我随时注意教导孩子的一言一行;语文教师的身份使我更偏重于对孩子语文能力的培养。
虽然没有读过几本教育专著,也没有向同行借鉴多少教子经验,但是我仿佛无师自通地懂得怎样引导孩子正确地学习态度,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来陆陆续续接触到一些介绍教子经验的文章,我惊奇地发现,他们的想法与做法基本上和我是大同小异。(不够谦虚了,呵呵) 不过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得益于我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尤其是低年级教育工作的缘故吧。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校,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在家里,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在生活中,我对孩子处处以身作则,要孩子整洁卫生,自己就不能拉拉塌塌;要孩子善待他人,自己首先要具有爱心;要孩子热爱学习,自己就不能放纵贪玩;要孩子热爱劳动,自己就别做懒惰之人。
因为我们平时对孩子的宽容,呵护,疼爱,孩子也时时对我们表示出关心。每年的很多节日里她都会悄悄地精心为我们准备一份贺卡。尤其是今年为她爸爸制作的贺卡,让我们非常感动。卡片倒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那卡片上的两句话让我几乎有些震撼:
亲爱的爸爸,
您的教诲像一盏灯,照亮我的前程;
您的关爱,像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
我爱您!
对爸爸的爱领会得如此深切,而且又表达得这么准确,这么深情,实在出我意料。可不是嘛,爸爸不正像一盏明灯,为女儿的成长指引方向?爸爸不正像一把伞,义无反顾地为女儿遮风挡雨?当我把自己的感受对女儿讲述之后,女儿欣喜之余,还不忘记对我说一句“谢谢妈妈夸奖”!父母对儿女无私而理智的爱,会无形中给孩子产生很大的感染。今天中午我们因事没有回家,在办公室里,有点犯困。我瞧着宽大的桌子说:这张桌子如果收拾一下倒可以做床用了。女儿一听,赶紧手忙脚乱地为我收拾桌上的书本、茶杯,让我躺下。我笑说,躺在这儿我要掉下来怎么办?孩子又马上搬来几张椅子摆放在桌子边,殷切地说:躺下吧,这回没事啦。盛情难却,我只好从命。躺在凉丝丝的办公桌上,心里热乎乎的。
我们要求女儿每天晚上洗脸洗脚刷牙,她一向遵守得很好——那是因为我们一直雷打不动的做着榜样;我们要求女儿孝敬爷爷奶奶,她对他们就温言软语,说笑话,讲故事,表演节目,极尽可爱之举,把两位老人逗得开怀大笑——那是因为我们一直对老人敬爱、关心,女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次遇见熟人或者家里来了客人,我都会提醒女儿向他们问好,因此女儿不但礼貌,而且也日渐大胆。我们平时从不乱发脾气,尽量不在孩子面前争吵,孩子的性格也就温和开朗,富于同情心。
因为有了父母做榜样,孩子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也就朝着正确、良好的方向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