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新概念快速作文提倡“写作本位 以写促读”作文

2017-09-29 
新概念快速作文提倡“写作本位 以写促读”濮阳市昆吾小学刘桂彩不少教育人士认为,作文不用教,只要“阅读程度提

新概念快速作文提倡“写作本位 以写促读”

濮阳市昆吾小学  刘桂彩

不少教育人士认为,作文不用教,只要“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这种说法夸大了阅读的作用,过分强调了“阅读本位”。我不否认,阅读积累是作文素养形成的必然条件。但是,现实生活中,读得很多、很“好”、很“渊博”,却不会写,甚至写得很差的人,比比皆是。所以笔者认为,阅读不是作文素养形成的全部条件。

首先,阅读和写作有本质上的差别。阅读的目的是鉴赏求知,阅读的过程是“破译”,解读别人的思维符号;写作的目的是表情达意,写作的过程是“编码”,用语言代码构思、抒发自己喜怒哀乐的思维过程。阅读过程不囊括写作过程,阅读所能提供的大大小于写作所需要的,从阅读借鉴只是写作学习的一个条件,不是全部。

其次,心理学上把注意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意注意,一类是无意注意。只有无意注意伴随的学习活动,难以使活动持久、深入地进行下去。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配合、相互交替,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学生阅读,对于作文方法、技巧来讲,只是无意注意,如果全靠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去感悟习作方法,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阅读能力强的人不一定写作素养高,反过来,会写作的人阅读能力没有不高的。新概念快速作文提倡“写作本位,以写促读”,能大面积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笔者在实验新概念快速作文中探索了“以写促读”的四部曲策略。

一、序曲:单元导写,提前布置写作内容

目前人教版课标实验语文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到六年级都采用主题单元建构的方式。针对其特点,笔者尝试了“单元导写课”。单元导写课就是打乱教材的编排顺序,先明确本单元的习作内容和要求,后进行阅读课的学习。

如学习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先让学生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一》,然后再提出本单元的阅读任务:

学习本组课文,了解作者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抓住重点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方法,在本单元的习作中尝试运用。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小学生来说,提笔就写出锦绣的文章来,是不太可能的,因此需要做好写作前的充分准备。学生提前一、两周知道写作任务,就能有目的地去观察、去搜集写作素材,作文时才能信手拈来。否则,就会经常出现生编硬造、抓耳挠腮咬笔杆的窘迫场面。

二、前奏:读写结合,学习表达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入选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可以看作是学生写作的典范。如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课,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抓生活的细节把无形的时间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这些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的时间如何匆匆,学生的小练笔颇具文采。如王佳同学写的:

时间像个调皮的娃娃,我看电视的时候,他悄悄地从电视屏幕前划过。

时间像飞舞的雪花,落在茫茫雪地之中,听不到声音,也找不到他的影子。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变通“化无形为有形”的表达方法,写一写幸福是什么。

南晓璐这样写道:

幸福是牵着爸爸、拉着妈妈在夕阳时的散步;幸福是流泪时同学的一声声问候;幸福是公交车上座位让给老人后一声真诚的“谢谢”……

以写促读,就是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体察、领悟课文“例子”的个性特征,吸纳“例子”的点睛之笔,以“例子”为桥梁实行迁移和变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诱之,导之;学生体味之,仿效之,为学生写好作文奏好序曲。

三、高潮:写作知识,提高作文素养

曾扬名老师说:“作文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写作应当讲究表现手法。单纯地追求表现技巧是徒劳的,但忽视表现手法的态度也是不正确的。”新概念快速作文提倡从内容入手教学习作,同时重视写作知识的渗透。新概念快速作文课程在小学六年的学习过程中安排了了120次习作,每个单元都有写作知识的学习。120个知识点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呈螺旋上升排列。这些知识告诉学生怎样正确使用标点、怎样构段、怎样修改、怎样言之有物、怎样言之有序、怎样言之有理、怎样言之有情、怎样言之有趣等。如五年级第二单元《感动你我》写作知识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文时,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不止一种。可以把思想感情含在对事物的叙述或者描写之中也可以在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怎么才能更好地表达感情呢?

1.说实话,抒真情。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2.抓住细节,找动情点。“细微处见真情”,要善于从自己切身的体验事中寻找曾经打动过自己的细节,将或喜或悲、或憎或爱的感情集中到某一点上,并着力描写好这个“动情点”。这个动情点可以是瞬间的现象、感人的语言、一个动作、一种眼神、内心的感动等等。

抓住感动一件事,

材料真实细琢磨。

独特体验感悟多,

生活细节细琢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文也有作文的法则。“大匠能予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梁启超的作文教学观点给我们启发:教作文实际上是教作文的种种规矩而已。老师只有给学生传授必要的、适当的作文知识,所有学生的素养才能真正提高。

四、尾声:以写促读,拓展阅读空间

课内的阅读教学时间有限,仅仅依靠它,也无法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所以,在进行新概念快速作文实验中,我开展了以写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系列活动。

每周一期摘抄手抄报。手抄报有四个栏目,分别是好词摘抄、佳句集锦、写法赏析、读书感悟。周一对手抄报进行评比、展示。小学生争强好胜,展示、评比致使学生对课外阅读和办手抄报乐此不疲。

两月一次“童眼看名著”主题活动。全班同学在一个月内同读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读书汇报材料。在2013年11月份、12月份学生同读《西游记》后,汇报材料如下:

1.走近吴承恩——搜集吴承恩的生平资料,并对他进行评价;

2.走进《西游记》——评价感兴趣的人物性格、选择一处或者几处山水描写进行评价、选择一处或者几处场面描写进行评价;

3.西游后话——以《孙悟空开水果店》《猪八戒当厨师》《唐僧办学》等为题目续写。   

    以写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活动,激发了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学生读书也读得更深入、读得更透彻,不仅拓展了阅读的空间,对他们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总之,写作本位,是新概念快速作文多年来一直倡导的思想,以写促读是传统的阅读本位教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下比较理想的新的教学理念,期待着更多的有志之士进一步去实践、去完善。

参考文献:

曹洪彪《曹洪彪新概念思考作文》

潘新和《存在与变革:穿越时空的语文学》

肖丽娜《探求读写新途径》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