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做一名“简简单单”的教师作文

2017-09-25 
做一名“简简单单”的教师——听于永正执教《赵氏之子》有感今天有幸再一次聆听于永正老师的课,每一次倾听总会有

做一名“简简单单”的教师

                        ——听于永正执教《赵氏之子》有感

    今天有幸再一次聆听于永正老师的课,每一次倾听总会有新的收获,这次依然不例外。感触最深的有一下几点:

一、做到“有备而来”

在讲座中,于永正老师是这样说的:不打无准备之仗——师备课,生预习。这句话说得很朴实,但也很真实。我们每每给孩子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有预习任务,那就是——备课。以我们一二年级的孩子为例,于老师说预习应该有目标,应该让孩子们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完成这些任务也就是完成了预习工作。而我们教师除了要完成孩子们需要完成的任务之外,我们更需要完成“延伸”工作,查阅工具书,把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理解透彻,以便于以后在课堂上能够深入浅出、活灵活现地给孩子们讲解;需要备课文上没有的,但需要延伸的东西;需要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设计有特色的教学方案;需要……太多的需要等着我们去“预习”。只有师生都预习好的话,课堂才会高效。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总会有些不和谐的因素,不是学生没有预习好,就是教师到临上课的几分钟里匆匆忙忙把课文看了一遍,真是“临时抱佛脚”呀,那么课堂上出现的局面同样也是可想而知的。(恕我直言)在今天于老师的课堂上其实也出现了这样不和谐的因素——学生没有预习好,字音读不准,对于老师所提问题感到很茫然,也幸亏是于老师,总能在危难时刻力挽狂澜,令“险境”转危为安,说句实话,面对“沉默不语”的学生,我不禁在台下暗暗替于老师担心,但面对最后的精彩,让我不由自主地再次对于永正老师的课心悦诚服起来!看来于老师真正做到了“打有准备之仗”呀!看来我们以后的教学中也应该做到这一点,咱虽成不了像于老师那样的名师,最起码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二、练就“火眼金睛”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总能听见快乐的笑声,总能让本来平淡无奇的课堂慢慢地变得五彩纷呈,我认真琢磨了一些,这可能应该归功于于老师的“火眼金睛”上,他总能看见孩子们的优点,既而放大孩子们的优点。比如在让孩子尝试背诵时,第一个孩子结结巴巴没有背下来,如果这件事情放到咱一个普通的老师身上,不外乎两种处理方式: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他坐下,不做评价;最愚蠢的方式好好地“唠叨”他一顿;当然素质稍高一点的会简单鼓励一句让学生坐下。但于老师的处理方式真的是“别具一格”,他说:“挑战失败,虽败犹荣,因为你是最勇敢的!”孩子乐滋滋地坐下去了,心里没有颓败感,有的是挑战后的兴奋,有的是再次挑战的决心。原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没想到在别人背诵之后,于老师又让那位同学站起来背诵,这次他流利地、并且加上了感情背了下来,神奇的结果——这恰恰就是赞美的魅力所在呀!

其实我们在教学中也经常有意识无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表扬,但现在看来,我们的表扬和于老师的表扬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的表扬在很多时候仅仅是走个过场,而于老师进行的表扬则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因此所出现的结果也就截然不同!看来我们以后所需要的是先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然后再学会真诚地赞美!

三、学会“深入浅出”

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是于永正老师在讲座中说:“真正的大师写的东西浅显易懂,像是在说话!”细细品味,确实如此。于老师在他的课堂上就真真实实地印证了这一点,他的课堂简简单单、深入浅出,没有花里胡哨的课件,也没有做作出来的“热热闹闹”,但就这样真真切切,耐人寻味。课堂上就围绕着“识、写、读、背、作、说、习”这七大元素,让原本看似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充满活力,这才是真实的课堂!而我们平日里的课堂(特别是优质课上)往往充斥了一些原本不该出现的“元素”,为了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特色感”,教师们如开屏的孔雀一样拼命展示自己的“风采”,而把课堂的主体——学生当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堂原本很简单,复杂的是我们这些教师的心理。

走出会场,那课堂上的一幕一幕在我眼前闪动,做到“有备而来、练就“火眼金睛”、学会“深入浅出”,让我牢牢铭记于心,作为以后教学的一种指导思想,我会用心去尝试,去研究,争取做一名“简简单单”的语文老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