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日记:
《10元钱引起的……》
今天,儿子捡到了10元钱,由此我和儿子引发了一场小对话。我建议儿子写成日记。
帅帅的日记: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我每天中午都是在奶奶家吃完了饭,然后去自己家午睡的。
今天,我和妈妈吃过午饭就回自己家。走过花园的时候,我边走边用手摸花园的万年青。我喜欢它们。可是妈妈说:“小手儿磨耗!”我不高兴妈妈这样说我,可是我还是忍不住用手去摸摸它们。春天到了,它们开始长新芽儿了,芽儿还是小小的,非常可爱,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躺在床上。
突然,一张好像是10元钱躺在地上。我没有看的太清,捡起来展开一看,我没有看错。就是10元钱。于是我忍不住大叫:“妈妈!我捡了10元钱!”妈妈回过头来,看着我。
后来,妈妈问我怎么办?我想交给警察,可是妈妈说还是交给老师吧。我觉得交给老师也行。
妈妈还给我讲了个故事,《乐羊子妻》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骨气,要拾金不昧。
下午上学的时候,我交给了赵老师,赵老师说她会交给大队辅导员的。妈妈说赵老师也会交给大队辅导员,妈妈说对了。
我要做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学生。
“儿子,妈妈觉得你今天的日记写得非常好,而且有一个比喻句用的是真不错,就是那句“春天到了,它们开始长新芽儿了,芽儿还是小小的,非常可爱,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躺在床上。”
那我今天的日记就是把你的日记加工修改一下,你看看有什么区别?能有什么收获?
妈妈日记:
我每天中午都是在奶奶家吃完了饭,然后去自己家午睡的。
今天,我和妈妈像往常一样,吃过午饭就回自己家。每当走过花园的时候,我总是喜欢边走边用手抚摸花园四周的万年青。因为我喜欢它们青青的样子。可是妈妈常常用一个词形容我这样的做法,她说:“小手儿磨耗!”虽然我不高兴妈妈这样说我,可是我还是忍不住用手去摸摸它们。春天到了,它们开始长新芽儿了,芽儿还是小小的,嫩绿嫩绿的,非常可爱,就像一个个刚刚出生的婴儿闭着眼睛躺在床上暖暖的小褥子里安静地生长着。
突然,就在我的前方,一张被团得皱巴巴的、好像是10元钱躺在地上。我没有看的太清,直到我弯下腰捡起来展开一看,才确定了我没有看错。就是10元钱。于是我忍不住大叫:“妈妈!我捡了10元钱!”妈妈回过头来,看着激动的我。
(下面,我改成了对话的形式。“儿子,我觉得把真实的对话写出来,才显得更真实。”)
“你打算怎么办?”妈妈问我。
“交给老师啊!”我觉得有点理直气壮呢。
“对,好孩子!这就对了!”妈妈夸奖我。
可是,我又觉得不对了。
“妈妈,这不是我第一次捡钱了,我以前在学校也捡到过钱。”
“是吗?怎么以前没有说过呢?”妈妈觉得很奇怪。
“我捡到以后就立刻交给老师了,回到家就忘记告诉你了呗!”我觉得特别自豪。
“是吗?老师表扬你了?”妈妈又问我。
“是啊!还让我当升旗手了呢!(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甜滋滋的,感觉到很自豪也很幸福)妈妈,这次不是在学校捡的,是不是可以不交给老师啊?”
“什么?那你打算交给谁啊?”妈妈好像很吃惊。
“警察啊!”我觉得在学校捡到的要交给老师,不在学校捡的就应该交给警察。
妈妈哈哈大笑起来,说着:“可爱的孩子!还是交给老师吧。”
“在马路边捡的钱不是应该交给警察叔叔吗?”我觉得自己做的也对。
“交给警察叔叔也是对的。可是交给老师也是对的。只要是捡到的东西,就应该先寻找失主,如果找不到失主,那就交公。你知道吗?这些钱交到学校以后,老师会把它们交到大队辅导员那里,大队辅导员就会把它们存起来,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就把它们捐给灾区或者需要的人。当然,警察也是这么做的。所以交给谁都是一样的。只要是交了,就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学生。”
我明白了,我心里早就知道,捡到东西要交公。
回到家里,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乐羊子妻》里《路不拾遗》的故事。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插一句啊:哈哈,还是我们河南人风格高啊,历代拾金不昧的点范出在咱们河南啊。
“宝贝儿啊!你看,咱们河南的!自古以来,我们河南人就是拾金不昧的典范,所以,你一定要做一个拾金不昧的人。明白吗?”
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远地出外拜师求学去了。
妈妈说:“你觉得乐羊子妻做得对吗?”
“我觉得她做的对啊!说明她好有骨气啊。不过,她为什么要扔掉呢?要是我啊,我就不扔掉。”
“为什么?”妈妈觉得很奇怪,“扔了才说明她有骨气啊。”
“可是,那多浪费啊。为什么不把捡到东西交给老师,或者捐给需要的人呢?”
妈妈(楞楞地看着我,过了一会儿,她)又笑了:“也许你说的也有道理。只要记住,不是自己的东西坚持不要就对了。”
妈妈再插一句啊!我只想到给儿子讲《乐羊子妻》的故事,是告诉他人要有骨气,要做到拾金不昧,可是没有想到儿子听了居然冒出的是这样的想法。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各人理解不同吧。儿子这是新时代的做法!那就“捐给需要的人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