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也谈“教具”作文

2017-09-14 
也谈“教具”最近,博谈客论发起的这个话题,在博友们中间引发了热议,学生,家长,教师纷纷参加讨论。真可谓:百花
                                     也谈“教具”
        最近,博谈客论发起的这个话题,在博友们中间引发了热议,学生,家长,教师纷纷参加讨论。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今天,我也想谈谈我对“教具”的一点粗浅看法。
       教具比较笼统的来分,可分为传统教具和现代化的电化教具两类。传统教具包括模型、实物、图表和幻灯等。而现代化的电化教具则包括视频仪、背投、录像机、电脑,电子白板等。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手段融声、光、电、画等效果于一体,具有图声并茂、直观形象、操作灵活、感染力强等优点。但教师也不能因此而“喜新厌旧”。其实,传统教具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形象直观、具有启发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数量、种类丰富,便于取材,节省开支:适用范围更广,尤其是教学条件落后地区。总而言之,这两类教具并不排斥,甚至可以说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曾记得,一位生物老师在讲“花”的结构时,他拿了一朵桃花模型,将花一步步拆分开来。学生就牢牢记住了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曾记得,一位地理老师在讲中国的温度带时,只见他大笔一挥,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就出现在黑板上。眨眼间,他又划分出了中国的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高山高原气候区。接下来就是看他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了,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也练就了一手画图的过硬本领。
       曾记得,一位语文老师在讲《中国石》一课时,亮出了自己平时搜集的一些形态各异的石头,让学生给石头起名字,学生们兴高采烈,教师又因势利导,引出《中国石》一课,学生们带着浓浓的兴趣投入到了课文的学习当中。
       曾记得,一位语文老师再讲《丰碑》时,用录音制造了寒风呼啸,大雪纷纷的情景,在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声中,我们仿佛来到了雪山,看到了战士们在冰天雪地中艰难的前进,当将军发现一位战士被冻死后,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有人告诉他这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课讲到这里,很多听课的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曾记得,一位教师在讲科学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时,当大屏幕清晰的把地球边自转边绕着太阳公转的画面演示出来之后,加上讲解员有条理的讲解,学生自然就明白了昼夜的产生,一年的周期和四季的形成。
       ……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都是成功运用教具的典范。可见,无论是传统教具,还是现代化的电化教具,只要运用得当,都会对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因此我建议:
       1、教师使用教具的目的必须明确,教具的选择要立足实际,不能为了用而用。
       2、教具的运用要得体、到位,照顾到全体学生
       以上是我对教具使用的一点看法,希望与各位博友分享!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