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下来,整体效果还不错。字词方面,学生掌握的还是挺扎实的,落实的也比较到位;在教学设计中,我创设一个悬念,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思考,理清思路;包括在操作的过程中,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都还是比较有实效性的。但就这堂课而言,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评价上出现了问题。我在指名分自然段来朗读这个环节中,有些学生读的好一些,有些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读的不通顺,长句子不会断句,就像读第二段的李文浩,也认字,也会读,只是一个字一个字的顿开,仍有唱读的现象。惹得其他的同学都在笑他的朗读。这个孩子本来就是学困生,我在上课时一直都在关注他,叫起来读课文也是为了锻炼他,在这个环节我应该及时予以鼓励,至少对他来说进步很大,能读准字音,可我只是让其他学生对他的读做了评价,孩子们的评价有“读得不好,他不会读。”“他不会停顿。”“他唱着读。”“他一个字一个字的蹦着读”……孩子的确在读上出了好多问题,可这时如果作为老师的我及时予以鼓励性的评价该多好啊!可我当时没有没那么做,没给孩子信心,导致孩子下课时都闷闷不乐,很不自在。可见,师对生的评价是何等重要,孩子也许一直在期待着,我对他的肯定。我还是在不经意间疏忽了。很内疚,对不起他。
在朗读环节上也出了些问题。文中的有一个词语是“葫芦藤”,这个词语比较难读,一般孩子都分开来读,葫芦——藤,不能连起来读,这是老师不光要强调,做好解释,什么是葫芦藤,还要形象逼真的画一画,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度,不会读的不连贯。我们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如果真的能从一个字一个词语中发现问题,让孩子们充分的感悟体会,也许这样才真正能时使朗读得到提升,使朗读到位。
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还应该更下工夫,不仅注重评价、朗读,更要注重评价、朗读的策略,是自己的课堂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