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美化我们的生活
--虞城实小五(5)班会记录(十二)
爱劳动是一种优秀品德,也是我们生存的重要条件。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雷说过:“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这句话告诉我们,热爱劳动的从小可以培养的。可以说,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是我们未来“幸福”的可靠保障。
同学们,你都这么大了,转眼就要上六年级了,你的什么事情都依赖家里的大人吗?自己的脏衣服、脏袜子洗过吗?你的手、你的脚、你的脸也经常洗吗?你时常帮妈妈做些家务吗?你终究要离开你的妈妈,如果你像八哥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
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不少人由于在生活上由父母“包打天下”,6岁的小朋友鞋带散了不会系,急得直哭;9岁的小朋友不会穿衣服,闹出将内衣当外衣穿的笑话;10岁的小朋友要妈妈喂饭等。
这种“温室效应”下的小朋友,因娇宠而任性、脆弱,追求享受,缺乏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一个人如果小的时候不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是很难长大的,即使长大了也很难经得起社会的考验,很难成才。我们所学的课文《桃花心木》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禁得起生命的考验。因为在不确定中,我们会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觉知。在不确定中,我们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
因此,我们要从小就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不要忽视这个重要的生活细节,因为小学阶段是培养自理能力的关键时期。
做家务,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好方式。一引起细微的手指运动,如择菜、剥玉米、剥蒜等,既让我们学会了家务劳动,又有助于我们智力的精细发展。
老师的建议:
第一,整理学习用品。收拾学习用品、整理书包,记住和准备好自己第二天该带的东西。不要总是丢三落四,依赖别人提醒你。
第二,自己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是你自己的事情,要开动脑筋,实在想不出来才能请求别人的帮助,不要动不动就问。
第三,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每天完成学习任务后,再看电视、玩电脑或者做其他游戏,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不要等到爸爸、妈妈和老师催促才去读书写作业。
第四,搞好个人卫生。自己收拾、打扫房间,摆放好衣服、日常用品并保持干净整洁,不要随手乱放,等待爸爸妈妈整理和清洗。
第五,饭后收拾碗筷。吃完饭收拾和清洗碗筷也是你自己的事情,不仅要清洗你一个人的碗筷,爸爸妈妈的也可清洗。
独立自主,从小就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
同学们,要享受真正的人生,享受真正的生活,就必须从事这样或那样的劳动。只有在劳动中,人们才能找到无尽的快乐,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而懒惰、好逸恶劳是万恶之源。劳动是成功的本源,因为美好的东西如果轻易得到,我们就会毫不在意,只有亲自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珍惜、爱护这些美好的东西。
相关链接:
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
--欧文
劳动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
--拉·乔乃尼奥里
有总是从无开始的;是靠两只手和一个聪明的脑袋变出来的。
--松苏内吉
测试人是不是一个依赖型的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针对依赖性人格进行研究,并将其特征做出的总结。对照一下,如果你具备了以下至少五项特征,那就可以诊断为依赖型人格。
·做事情犹豫不决,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建议之前,难以对日常事物作出决策。
·对生活上的事情无助,经常让帮助自己做出重要决定。
·即使知道别人错了,也经常随声附和别人。
·缺乏独立性,很难自己单独开展计划或做事。
·过度容忍,为了讨好别人而经常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害怕孤独,不喜欢一个人呆着。
·当某种亲密的关系中止时,会感到无助或崩溃,特别害怕失去朋友。
·经常害怕被人遗弃或冷落。
·被批评或没有得到表扬的时候,内心感到受伤害。
小马过河--三尺讲台就是我的阵地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