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中考作文 > 中考话题作文 >

经由一本书作文

2017-08-19 
经由一本书韩素静如果说现在要和枕边的那人共读一本书的话,我第一选择的是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每个人都具

经由一本书

韩素静

如果说现在要和枕边的那人共读一本书的话,我第一选择的是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每个人都具有多面性,这其中,似乎也包括自卑。但,同样是自卑,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表现出的是懦弱,有的人表现出的是张扬,在后一种人面前,你也许会觉得那是一种超强的自信,但殊不知,他也许正在用这样的张扬来掩饰内心深处的自卑。


对于这点,以前的我是不了解的,这份了解,源于阅读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读着这本书,再次审视自己和周边的人,我忽然发现,我们每个人都被童年的经历所“操纵”,所“控制”。阿德勒也说,“在生命开始的第五年末了之际,儿童已形成一套独特而固定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他对付问题和工作的样式”,并列举了先天身体器官缺陷的、受娇宠的以及被忽视的三类儿童的表现,还分析了他们有这样表现的原因。例如,夜尿症的孩子之所以夜尿,并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不能自已,也许是内心深处想吸引人的注意,要让别人在晚上也像白天一样地注意他,他们在用膀胱向母亲说:“我还没长得像你想像的那么大,我还要被照顾呢!”但这些,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读懂。


还有很多孩子害怕单独一个人被留下,尤其是单独留在黑暗中。其实,他们害怕的也许并不是黑暗本身,他们是利用害怕来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重新和母亲建立紧密联系。对于有些孩子来说,疾病其实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当他们害病时,他们会比往常更受到关照……


阅读着以上内容,我不由打了个冷战:天,一个简单的行为背后,竟然还有这样深层次的原因。那天和一男士外出,一路上,我那个大大的拉杆箱始终是我一人拎来拎去,那位男士始终没有向我伸出帮助的手。我绝对不相信一个大男人会吝惜他的一点点力气,特别是跟其他女士在一起的时候。于是,我开始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按照阿德勒的理论,我尝试着询问他的工作经历,妄图从中了解一点童年的信息,果然,他告诉我,他家里很贫穷,为了养家糊口,他去过很多地方,只是为了谋生……

听他这样说,我释然了,我觉得我找到了症结。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去水果店买了一大兜水果,出得店门,我自然而然地把水果递给他,并对他说:“我白天拎箱子已经很累了。”听我这样说,他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解释说:“韩老师,我唯恐你箱子里有贵重物品。”


他这句话绝对是真的,他不去帮助我,是因为他内心深处有一道迈不过去的一道坎:他唯恐别人怀疑他靠近箱包的目的。所以,他远远地离开,这样被怀疑的经历,也许在他幼小时候出现过。想到这些,我故做轻松地说:“其实,我一路上一直在等着你的帮助呢。”其实,我说这句话的真正用意是想让他意识到:他周边的人对他多的是信任而不是怀疑。我不知道,我这个说法是否能让他打开那个束缚了他四十年的结,是否能让他的内心释然起来。但至少,那次我们收拾行囊离开时,他自然而然地接过我手中的拉杆箱。


当然,阅读着这本书,我更多地是分析起了自己。阿德勒认为,“在所有心灵现象中,最能显露其中秘密的是一个人的记忆”,是的,在我们的生命中,曾经发生过那么多那么多的事件,我们能在众多的事件中选择记忆,一定是因为它对当时的自己非常重要。于是,我也开始寻找那些留在我生命深处的记忆,翻看着这些记忆,我似乎找到了惯常做法的依据:在我最早的记忆中,有很多邻人议论我是女孩子的言辞,这些言辞,导致了我的极度自卑,所以,我拼命努力,就为了能证明自己;在我最早的记忆中,出现较多的还有被姐姐背回家、或者妈妈给暖脚的记忆,这些来自于家庭的温暖,又给现在的我特别关注亲情找到了根源;同样,同父异母的哥哥把我逼在墙角处对我的恐吓的记忆,也提醒着我,我的内心深处一直存有严重的不安全感……以前,总觉得自己很粘人,未出嫁时粘姐姐,出嫁后粘先生:他走到哪里,我一般跟到哪里;我需要去哪里,一般也要他陪同。1994年离职进修学习,当时身为男朋友的他帮我办理好手续后,我又缠了他整整一周,因为他一走,我就哭。一直到现在,这样的情况也似乎没有太大的改观,只要他不在家,我就觉得害怕,感觉内心空空洞洞,其实他在家时,我们也是各看各的书,各写各的字,对方的存在一点作用也没有。但,他不在家,世界一下便变得索然无味,再好的书也没有了吸引力。就这样,在我们的生活里,我实施着我的霸道,他纵容着我的霸道;我实施着我的依赖,他也纵容着我的依赖。最初,我还很喜欢这样的依恋,他也很享受这样的依赖,但慢慢的,我感觉到一种窒息,两人距离太近,总觉得自己像穿了一件小号码的内衣——被包裹、束缚得连呼吸都不自在。


在我独自阅读《自卑与超越》时,我分析了我出现这样情况的根源,并想努力改变。同时,我也尝试着去分析他这样做的根源:在家身为小儿子的他,生活中的几个哥哥都比他强大、比他有力量,所以,他内心深处那种保护别人的愿望始终没有机会施展,后来,他遇到了我,于是,他拼命保护我,不惜让我变得越来越弱。


原来,在各自的骨子里,是这样的一种潜意识在作怪;原来,跟我们距离最远的不是别人,而是真正的自己,我们的一生都是为了寻找真实的自己而来。现在,我有了解脱意识,但他总不肯撒手:我去安徽出差,他非要开车去送我,唯一的理由是怕我迷路;我去通辽参加一个活动,他送我到北京,就只为从北京西站到首都机场这一个过程中好有人照顾;每天出门,他会检查我包包里是否钥匙和手机都在……


我当然知道,他对我的是真正的关心,真正的爱,但,自阅读过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我认识到我的弱点,并想努力改正。但,我们的生活已经有了固定的模式,如果我想从固有的模式中抽身而出,这种模式就要被打破,我想打破,他还想维持,于是,一组矛盾就出现了。


如果想打破,唯一的路径就是共同阅读,那我们就一起读吧,一起读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从而认识到每个人性格中的弱点和束缚,然后坦然地对某些行为说不,也许,对谁,这都是一种解放,一种释然。所以,如果和枕边那个人共读一本书,我会选择《自卑与超越》,让两人经由这本书,再次审视自己的生命,端详生命的细节和文理,一步步靠近真实的自己……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