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广播电视台“FM14留守儿童微梦想圆梦行”纪实
在中国农村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双双在外奔波,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了农村家里。这些小到五六岁甚至更小,大的也不过十二三岁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迅速成长发展的时期,最需要父疼母爱,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得跟父母见一次面,逐渐演变成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搬起砖就不能抱你,抱你就不能养活你”的无奈让父母和孩子聚少离多,不能尽其作为监护人的义务,而“隔代教育”存在诸多的不尽人意,让本已“亲情饥渴”的他们雪上加霜,成为有父母的“心理孤儿”。
由于他们缺乏必要的关爱和正确引导,在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极易出现偏差: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缺乏“安全感”的他们有着过分的“自我保护”意识,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我曾经两次走进宝丰看守所,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援助,调查了解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或问题家庭的孩子。
商丘广播电视台的领导关注到这种情况后,迅速行动起来,他们首先深入课堂,和孩子们零距离接触,然后走村串户,拜访了一个个“留守儿童”的家,发现一个个刻不容缓的危机问题:
隔代教育的溺爱无法满足孩子们的情感,有一个小女孩好几年没有见到妈妈了,一直是奶奶抚养,有一次小女孩对奶奶说:“我偷偷叫你一声妈妈可以吗?”
寄养监护的偏爱和无人监护的失爱问题。有些留守儿童在叔叔姑姑家生活,平均分配关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更有甚者,有的留守儿童无人照应,有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在父亲死亡,母亲离家出走后,独自照顾五岁的妹妹和瘫痪在床的奶奶。这些孩子在行为上缺人管教,随意发展,更不要说学习辅导这些事儿了。
活生生的素材深深地震撼着大家的心,一场以贫困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的“FM14留守儿童微梦想圆梦行”公益活动迅速展开。
为了圆“留守儿童”的微梦想,商丘电视台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深入学校农村,走访调查贫困留守儿童的家庭,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梦想。这个活动的艰难程度出乎大家的意料,由于长期失爱造成的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的性格,让工作人员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据张总编介绍,有一次他们忙了半天,这个小女孩愣是一句话都不说。尽管困难重重,在大家的努力下,历时数月,最终确定了五十个贫困“留守儿童”的微梦想,归来后每天通过广播播出,寻找爱心人士帮他们实现梦想。
2015年5月16日,商丘广播电视台和颇有知名度的商丘市公益组织“水上义务救援队”的志愿者,“FM14留守儿童微梦想圆梦行”活动顺利召开。
受邀参加此次活动,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组织这些孩子们。因为5月15号在民权实验中学讲课,下午到民权县王庄寨乡初级中学讲课,第二天赶到商丘市参加。此次公益活动程序安排周密详实,结合孩子们的特点量身打造:
上午工作人员带着孩子们看电影,之前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流的孩子们,从电影院出来后,略带惶恐的神态不见了。中午到德克士吃饭的时候,大多数孩子都开始叽叽喳喳交流了,从孩子们怯怯的眼神可以看出,都是第一次来,拿着汉堡、薯条大口大口地啃吃起来,完全不知道酱有何用。


怯怯的眼神儿 带回去让家人也尝尝好吃的
商丘音乐广播总监张研女士告诉我,她第一次去教室,在黑板上写了肯德基几个字后问孩子们:谁知道这是什么?孩子们低着头,居然没有一个人回答。
吃过饭,德克士捐给孩子们每人一本书、一袋棉花糖和一个喜洋洋储钱罐,另外几乎所有孩子们手里都提着一个塑料袋,工作人员说,孩子们都要塑料袋,问他们干什么?回答是这东西太好吃了,拿回家让爷爷奶奶或弟弟妹妹也尝尝!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让人心酸的话语!
到了车上,有一个小女孩打开储钱罐后爱不释手,不停抚摸喜洋洋的头,还拿起来紧紧地贴在额头上久久不愿放下。一直到快下车了才小心翼翼地装到崭新的书包里。
下午刚到动物园,十几名身着统一服装的“商丘市水上义务救援队”的志愿者,一个个把孩子把孩子们从车上接下来,立刻就围在孩子们的前后左右,让孩子的队伍和周围嘈杂的环境隔离开来,时刻保护着孩子们的安全。进入动物园,当我看到孩子们坐在旋转木马上的兴奋劲儿,看到狮子老虎等惊讶劲儿,欣赏教练跳水英姿的兴奋劲儿!我真心为不幸的他们今天的幸运而感到高兴!

第一次坐旋转木马

认认真真看教练跳水表演
我上场后,首先告诉孩子们,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去德克士,可是那个孩子看到大家后很羡慕的,因为他虽然有妈妈陪着,但他是自己一个人。我们的爸爸妈妈虽然远离了我们,但是他们是为了我们过上更好地生活,现在有这么多的叔叔阿姨关心爱护着我们,我们今天是不是很幸福的?

我的课
听到孩子们齐齐的回答后我继续问:今天的幸福是谁给的?你们将来想不想成为今天到场的叔叔阿姨一样的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随后我摆上了两张贺年片,一张平放,一张折叠,观察到他们的承重有很大差别,我告诉孩子们,只要我们改变一点点,将来就会有很大的成就。随后和孩子们做了“反握双手捏鼻子”、“一只手听指令”等互动,由于是在游泳池边,考虑到安全问题,事先准备好的“可爱的小猫”等活动没办法开展
有人说这个社会风气不正,我只是认为这个社会中有不正之风而已。这个社会上好人还是占据绝大多数的,就像此次活动有人无偿捐了五十套衣服,有人捐了五十个书包。在动物园,有人听到广播跟随着孩子们的队伍,看到孩子们在游泳池边停留的时候,就送给孩子们每人一个冰激凌,而当记者采访时送冰激凌的女同志时,她却说冰激凌不是她买的,她也根本就不认识那个买冰激凌的人!这个时候还多亏了随行的客串摄影师,资深公益活动爱好者,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强老师抓拍下“冰激凌哥”戴着墨镜的照片。
活动的最后一站,终于到了孩子们梦想成真的时刻,五十位爱心人士早已等候在4S店宽敞的大厅里,孩子们排队上台,拿自己“画的梦想”换取爱心人士手里“真实的梦想”:自行车、篮球、滑板、点读机、红色的裙子等对号入座!实现梦想的孩子兴奋不已,等待的孩子眼神透出的是热切的期盼:一个八岁的孩子举着装遥控车的大盒子,兴奋地跑来跑去;一个拿到轮滑鞋的孩子,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穿戴好护具,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小帅哥儿。

穿上专业服装
一个拿到崭新自行车的小姑娘,怯怯地对我说:“叔叔,你能不能帮助我把前面的车篓整理一下?”她那种对自行车爱恋达到不敢碰的程度,让我内心是一直极大的震撼!

我心爱的自行车
忙碌了几个月的张总编一刻也闲不下来:一会儿给这个孩子擦鼻涕,一会儿给那个孩子扶着学自行车,一会儿又得给不说话的孩子交流,一句一句教她说出自己感谢的话。

马上轮到我的梦想实现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她兴奋地播放小女孩说话的录音,那甜美的声音一点也不像之前半天都不说一句话的孩子,简简单单的几句稚嫩的话语让我们心里都有了甜甜的感觉!

合影留念
心中无缺便是富,被人需要便是贵。
这个志愿者群体中鲜有土豪,但他们都是精神生活的“富裕户”,那些爱心人员没几个一掷千金的主儿,但他们播撒的却都是满满的爱,这些爱呼唤着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呼吁着更多社会爱心人士给留守儿童带去新知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给他们送爱心,送关怀。我们不但让他们得到物质方面的关爱,还要在心理方面进行及时的疏导,进一步促进学习上的进步。当我们关注留守儿童,帮助他们走出迷茫,培育出一个个心理健康、行为端正的人时候,当他们成为一个个独立、自强、自信的人的时候,我们激发的是社会向善力量,展示的是当代志愿者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