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夫打造无恐惧教室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信任取代恐惧”。
在第四自然段中,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次访问中,一位学生艾伦告诉记者:“我去年问老师一个问题,结果她火冒三丈地对我说:‘我不是已经讲过了?你根本没在听!’可是我有听呀!就是听不懂嘛!雷夫老师会讲500遍,一直到我听懂为止。”
其实,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景。记得有一次计算机培训,我很认真地在听培训老师讲课。但具体操作时,我还是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障碍。当我询问他时,他说:“我刚刚讲过了,你就没有听。”当时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天哪,我终于知道窦娥是怎么死的了(冤枉呀)!第二个想法就是:我也曾这样埋怨过学生呀!自己现在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么学生心里不是更难受了吗?
艾伦说:“可是我有听呀!就是听不懂嘛!”多么可爱的孩子呀!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我们生气,我们恼火:我明明讲过了,讲清楚了,别的小朋友都会了,怎么偏偏你不会?分明就是你没认真听!我们很有理由地发火,很有理由地生气,学生在呵斥声中只能违心地说会了。因为他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于是乎,说谎话的孩子多了,问问题的孩子少了……难道我们不应该从艾伦的话中想到些什么吗?我们不应该在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吗?我们不应该考虑到个体差异而因材施教吗……
艾伦说:“雷夫老师会讲500遍,一直到我听懂为止。”孩子们的眼睛是最亮的。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他们亲眼目睹了雷夫解决丽莎没带作业这件事的全过程。就在几分钟的时间里,雷夫从可能依规定惩罚丽莎的恶人,变成了受她信赖的师长和朋友。而班上的学生在观察雷夫的每个举动后,也把雷夫当做了一个讲道理的人看待。于是乎,孩子们的信任多了,教室里的恐惧少了……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坚固而友善的避风港,就等于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成长为充满自信有快乐的人。这不容易,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赢得你的信任。有些孩子会背叛你对他们的信任。然而,如果我们要求孩子有好的表现,就必须用行动让他们知道我们相信优异表现的可能。
不过,教师这份工作的可贵之处也就在此:你可以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可以有所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大好机缘,让你引领孩子们展翅翱翔,达成的成就甚至超乎我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