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奇葩——黄龙风景名胜区
游完九寨沟,必定少不了黄龙,因为黄龙也是阿坝州的有名的风景名胜区,而且海在拔3000米以上,是中国最高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它是由黄龙景区和牟尼沟景区两部分组成,地表钙华是黄龙景观的最大特色。主要景观集中于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并呈梯田状排列,仿佛是一条金色巨龙,并伴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峡谷等景观。
听导游说,黄龙风景名胜区既以独特的岩溶景观著称于世,也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享誉人间。从黄龙沟底部到山顶依次出现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等。包括大熊猫、金丝猴在内的10余种珍贵动物倘佯其间,使黄龙景区的特殊岩溶地貌与珍稀动植物资源相互交织,浑然天成。
我们团从早上七点半出发,大约两个多小时便来到了闽江源头,这个时候的海拔还不是最高点,但走下旅游车却冷得想要穿上薄棉袄,也许是因为时间尚早,一股股晨风吹得大家拼命地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同时却还忍不住喊冷。而这个时候的天空因为是晴天的原因显得格外湛蓝,白云更是白得透亮纯净,再配上绿油油的山,此情此景美得令人神往,令人沉醉。如果是你,你也一定忍不住赞叹,禁不住拍照,这似乎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感受。
稍息片刻,我们又接着出发了,隔着车窗玻璃我们看到了藏族人民种的青稞,还有一些蔬菜,并看到了远处镶嵌在青山上的一头头牦牛和一匹匹红马,这对于长期居住平原内地的我们来说,这不得不引来大家的一阵欢呼雀跃,“看,看,牦牛!”“看,看……那儿还有,你看到了吗?”这样的话足以证明看到这些高原特有的动物的欣喜之情。
说到这牦牛,可是高原上的特有的动物,它们一般生长在海拔比较高(3000米以上)的地方,由藏族人民放牧,因为耐寒,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所以有高原之舟的美誉,全身都是宝贝,营养价值极高。所以关于牦牛,也有这样的顺口溜,吃进去的是冬虫夏草(可是黄金价格的啊),喝的是天然矿泉水,撒的是太太乐口服液(牦牛尿),拉的是六味地黄丸(牦牛粪)。
随着山势的增高,盘山公路像一条条明亮的带子依山而建,环环绕绕、上上下下,又像巨龙一样在山间穿梭盘旋,汽车则沿公路盘旋而上,山势很陡,有时候拐弯处也很急,但我们坐在旅游车上却感觉非常平稳,所以我们在惊叹于勘测、修筑山间公路人的杰出与伟大的同时,又不得不赞叹于司机师傅极好的的驾驶技术。有着明显高原反应的我随着海拔的升高开始耳鸣、头痛,尽管喝了抗高原反应的红景天,但还是反应挺厉害。三千米,四千米,我们看到了在云中掩映着的与天相接的山峰最高处还覆盖着白白亮亮的积雪,导游说因为海拔太高,山体又十分光滑,至今还没有征服者。过了山顶最后一个观景台,车子终于越过了海拔最高点,我的头少许有所好转,耳鸣也相对减轻了许多。
雪山
没过多久,我们便来到了山脚下,乘索道到达了黄龙景区的山顶。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黄龙的第一个景点五彩池,头顶蓝天白云,脚踏青山绿水,放眼望去,眼前色彩斑斓的钙化池,再加上少许的微风,真是令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了,这五彩池分明是天上的瑶池,人间罕见的仙境。跨过五彩池,沿着栈道向下游走去,看吧,满眼的绿色,颜色或浓或淡;满眼的钙化池,或大或小;满山满缝的小花,黄的娇小、紫的诱人、粉的鲜嫩,白的素净;满耳的动听乐曲,那是泉水叮咚,溪水潺潺,瀑布哗哗……大自然以其神手妙笔为我们描绘和呈现了怎样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啊。可是因为两天连续的走路,我们的小腿大多都感觉有些酸痛,尤其是我头痛得仿佛要裂开,呼吸也感觉困难,简直是糟糕到了极点,相比昨日,我少了些许欣赏游玩的雅致心情,还好,懂事可人的宝贝依然没让我背或是抱,只是一路拉着我的手,走走停停,再加上艳阳高照,天气有些热,所以我们都累得险些招架不住,可爱的宝贝硬是撑着和大家一起走下了山。令人没想到的是,当走出出口,我一屁股坐在台阶上抱着头痛苦的时候,孩子在大约十分钟之后却又像只欢快的小鸟一样在大门口奔跑着欢呼雀跃了,可爱的小家伙又是惹得大家一阵唏嘘赞叹。因为我们同行的几个孩子中,除了宝贝之外,可都是在爸爸或妈妈的帮助下下山的哦。
下午四五点钟,我们游完了黄龙,因为没有回头路,所以我们又一路坐车在山间公路上奔驰着沿原路返回,这时太阳已近落山,在厚厚的云朵中还能看到太阳的光芒和余晖,也是极美,美得令我这高原反应比较厉害之人也忍不住拿起相机捕捉这高原上最后的一线美丽风景。
黄龙一行,虽累犹乐,虽头痛犹欣喜,因为旅游就是在全身心全方位的锻炼,也是别人口中的“拿钱买罪受”。可不是吗?旅游,除了饱眼福,饱口福,饱腿福,长知识长见识,愉悦身心健体格,来到这黄龙,自然也少不了要饱一饱“高原反应”的福,可是,我依然乐不思蜀,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