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星大比拼
——一次体验性作文活动
上午给孩子们留得作业是收集带“笑”词语或成语,并选择一个表演。留此作业为的就是下午语文课上来一场笑星大比拼。
“笑”词荟萃
“打开采集本,大声读读自己中午收集的关于‘笑’的词语,1分钟强化记忆哦。”
我命令一下,教室里立即叽里呱啦,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读开了。
“开一列火车,一个人最多说两个;后面同学不得重复前面同学的词语;回答时不准低头看采集本;回答完毕立即到板书。”
尽管我一口气说了四个要求,还是挡不住大家发言的热情,哗啦啦,一片小手就举起来了。两三列火车一开,呵呵,满黑板词语——“笑”词荟萃哦:
狂笑、狞笑、奸笑、干笑、嘲笑、讪笑、讥笑、微笑、冷笑、苦笑、傻笑……
笑靥如花、一笑倾城、回眸一笑、笑里藏刀、鹊笑鸠舞、笑逐颜开、破涕为笑、捧腹大笑、哄堂大笑、眉开眼笑、谈笑自如、嬉皮笑脸、似笑非笑、胁肩谄笑、谈笑风生、哭笑不得、皮笑肉不笑、一笑千金、一笑泯之、欢声笑语、嫣然一笑……
瞧瞧,满满一黑板的词语,名副其实的“笑”词荟萃。
下面的孩子依然高举小手不放,甚至挤在过道,以备随时冲上讲台。
大家争抢着前来书写“笑”字词语。
不得不叹服我们汉字的博大精深,一个“笑”就能“千姿百态”!
“笑星”云集
大家对着黑板读着,记着,赞叹着,很快,我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表演。
① 小组内表演
“每个小组4名同学,按学号轮流表演,可以选择黑板上的词语,也可以是自己中午回家收集的,然后选出最佳表演者,待会我们班内大比拼。”
哎呀,不等我说完,教室就完全沸腾起来:
“哈哈哈……”
“呵呵呵……”
“咯咯咯……”
好夸张的表演,文静的秋佳也没了“淑女”形象。
……
孩子们个个合不拢嘴。
② 班内大比拼
“待会儿从一号组开始按着顺序上台来表演,大家都是评委,谁笑掉的‘大牙’最多,谁就是五二班的笑星,他所在的小组呢,自然就是笑星冠军组喽!”
“哦,耶!”不少孩子在起哄,嗨,仿佛已经荣登“笑星”宝座,也当真能笑掉大牙似的。
“比赛开始!”
一号组的冰凌和彬竹两个文静的女孩子上台来,边走边聊,表演“载笑载言”,可是笑声寥寥,得,两颗“大牙”吧(黑板上有我随手画的简单表格)。
很快二号组表演开始了:
【“哈哈哈……”但见欣身,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拧着自己的耳朵在大笑着,同时她旁边的韩宇航一边翻着白眼,一边呵呵发笑——等等,这是表演什么“笑”?“放声大笑”?不够力度;“傻笑”?不傻,倒像是装疯卖傻。】
不过,比一号组多那么几声“咯咯”,4颗“大牙”吧。
【“呵呵,笑死人,今天我走路上看见一个傻子。”思琪拉着新宇一边走一边夸张的疯笑着——又一小组上台来了。
“哈哈哈,哈哈哈”,但见对面来了一个驼着背的“老头”——程润,一边摇头傻笑,一边晃动手中的文具盒,文具盒里的东西,丁零当啷的不断往四处飞。
‘啊哈哈,啊哈哈”,那王俊臣在程润对面,仰着个脸,努力挺着个肚子做“崩溃”笑……】
下面的孩子们终于绷不住了,整个教室笑声一片。
接下来,各个小组都有“笑星”上台来一展身手:凯杰的“含笑九泉”;钧鹏的“一笑倾城”;艺璇“破涕为笑”;梓翔、恒康的“回眸一笑”……
航顺、文墨表演“奸笑'——不“奸”呀,笑掉的“大牙”寥寥。
梓翔、恒康两个男孩子表演“回眸一笑”。
林柱小组表演“笑里藏刀”。
艺璇小组在表演“破涕为笑”。
钧鹏、祉涵表演”一笑倾城“。
易潇组表演“傻笑”,被王闯闯一个耳光打倒在地,拍照片都没有机会——“傻笑”为啥要挨打呢?
我又不得不叹:五(2)班“笑星”云集呀!
“笑”“恨”交织
各小组轮番上阵,个个“笑星”都出手不凡,最后究竟花落谁家呢?
看最后得分表:
组别
笑掉的“大牙”
组别
笑掉的“大牙”
组别
笑掉的“大牙”
1
2
7
4
13
30
2
4
8
8
14
8
3
10
9
12
15
25
4
20
10
18
16
35
5
35
11
40
17
35
6
10
12
10
18
35
从表上看,显然11、12号组领先,可是我却不能也不敢宣布,因为有人欢喜有人愁,更有人不服——很多的孩子这时已经不再笑容满面,而是愤愤不平:钧鹏卯足了劲要举手抗议——没让他发言,他公然嘟囔“不公平”;程润干脆直接下位跑到我跟前抗议;昕赟的小眉头皱得像一座小山,眼泪欲出,那愁楚的表情就是在表达她的不服气……
而事实上呢,我可能就有点偏颇——“大牙”越来越多,分值越来越高,这跟孩子们的表演有关,但跟他们表演的先后顺序也有关。
接下来怎么办?练笔呗。不过,为平息他们的怨气,我“狡猾”了一下:
“我看有同学不服气,因为我一个人打分,难免带有个人喜好,有点不公平。所以,我暂时不确定冠军。现在每位同学都拿起笔,记录你认为最精彩的笑星表演,当然也可以陈述你的怨气,但一定理由充分。根据你们的描写,我可能会适当调整最后得分!”
“沙沙沙……”喧闹了近50分钟的课堂(两堂课,当然中间有课间)终于归于平静,只是恐怕孩子们笔下在“波涛暗涌”啊!
反思:这次体验性作文没有我预料的好,尤其是表演这一环节,课后我细细分析原因:第一简单表演既复杂化又雷同化,各个小组都排练成小品,小品情节复杂到下面的观众直接看不懂,比如誉文小组表演“回眸一笑”:三个帅哥去商店买东西,不付钱只“回眸一笑”,本来设想很好,但是观众看不懂呀,没人笑,“大牙”当然掉不了了;雷同化——个个都爱“装死”,或是“装疯卖傻”;第二:比赛意味太浓,我随便一打分,没想到孩子们在意,为了不让人家组得分,个个拼命忍住不笑,于是“笑”的氛围不浓;第三:观众不够“文明”,一“疯”起来,课堂秩序混乱,搞得我发了两次火,这当然也影响教学效果;第四比赛结果大家不接受,我的大作文(整篇)练笔只好搁置。
幸好,孩子们小练笔还算不错,只好择日再赛了!
(明天再选登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