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批改:笑脸相迎
每天改作业,批改符号基本上没什么新意。前些年百分制流行的时候,孩子们的作业本上出现最多的是红艳艳的“100”,孩子看了欢喜,家长亦然。过了几年,百分制退出历史舞台,等级制一统天下的局面迅速形成,于是“甲乙丙丁”粉墨登场,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受到鼓励,很多老师还分出了更细的等级,如甲上、甲下等。在低年级,那些充满爱心的老师们还发明出在作业本上印小红花、小红旗的办法,专门奖励那些作业写得好的孩子。这些方法都挺好,可就是不能长久。时间一长,孩子们就没了感觉。
我现在带的这个班是从三年级开始接手的。给孩子的作业批改符号也经历了好几次变化:起初是批甲乙丙丁,而且基本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照我的标准严格划分等级,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因为我的严格要求而把作业写好,于是赶快调整方略。其实,只是在原来“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做了小小的“让步”,在批作业等级的时候稍稍来点儿“浮夸”。这样做了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孩子们作业水平明显攀升。不过,最终还是悄悄地回到了从前;后来,为了唤起孩子们的兴趣,也像低年级老师那样开始在作业本上加小红旗,仍然是一开始非常奏效,过上一段时间之后,便效果平平。经历了数次“颠沛流离”之后,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对孩子而言,任何时候都不存在一劳永逸、永远有效的作业评价方式。因此,要想让作业评价成为激励孩子学习的一种方式,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坚持用新的评价符号来吸引他们。
上周五留作业的时候,针对最近几天作业质量再次出现滑坡的现象,给出了新招儿:变原来的“小红旗”为“笑脸”。简单说吧,就是当天作业质量高的同学,除了获得“甲上”等级外,还会得到一个用红笔画成的“笑脸”(一个圆圈、三条弧线组成的那种简易笑脸)。我当时是这么跟孩子们说的:“最近几天改同学们的作业时,我总感觉越改越不开心。咱们能不能这样?从下周一开始,我们改变一下每天作业的批改符号,作业认真的同学老师将免费赠送“笑脸”一个。因为这些同学的作业老师看了很开心。同学让老师开心了,老师也不能没有任何表示呀。所以,老师决定送笑脸给大家。每次写作业时,看到了笑脸你就会有好心情,就会坚持每天都把作业写好。
稍稍安静了一下之后,有孩子直接跑到讲台上跟我商量:“老师,能不能连续获得几个笑脸之后,再给点新的奖励。”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孩子很有经济头脑。“没问题。”我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并向全班宣布连续获得10个笑脸的同学,将拿到我送给他们的一份神秘礼物。教室里又是一阵疯狂的欢呼声。
君子一言。今天批改作业就开始使用了新批改符号,效果不错。全班70个孩子,没获得笑脸的只有三、四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的作业虽然只得到了“甲”,但为了鼓励他,我还是在本子上画了个大大的笑脸给他。没得到笑脸的同学,我能够体谅他们的心情,之所以对他们如此吝啬,只是想给他们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只要他们的作业略有起色,我将毫不犹豫地把笑脸慷慨赠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