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二上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一级备课作文

2017-07-21 
——《方向与位置》课堂实录及评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P64页信息窗一。教

——《方向与位置》课堂实录及评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P64页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学会根据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能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有关方向的简单问题,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使学生受到爱学校、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准备:每小组一块大纸板,四张图片(德州实验小学四个方位的建筑物或景物),一个胶棒。

课前交流:(略)

[评析]课前5分钟,合理利用,巧妙创意,精心安排,通过充满童真的微笑和谈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使学生主动敞开心扉和教师交谈,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无形之中,学生就接受了这位让他们喜欢的老师,就犹如奏响了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回顾生活中的东西南北,通过游戏训练学生根据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的能力。

1、师:我听说咱班同学最爱帮助人,是吗?现在我遇到了一个困难,来到这个多媒体大教室中,我找不到东西南北了,谁能帮帮老师?

生1:……

生2:……

师:谢谢你们帮助了我,方向在生活中很重要,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方向与位置的知识。(板书课题:方向与位置)

2、师: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方向。我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请听我的口令,全体起立,下面请思考你面向的是什么方向?那现在你的左边、右边、后边各是什么方向?请不要转动你的身体,用手指着说就可以。

学生个别回答,然后齐答。

师:继续听口令,向右转。现在你面向的是什么方向?那现在你的左边、右边、后边各是什么方向?(继续向右转转到面向讲台游戏结束)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吗?刚才我们身体转动中,方向东西南北变了吗?

生:没有,东西南北是不会变的。

师:我还发现咱班的的同学们真是很聪明,只要知道了面向的方向,就可以找到其他的三个方向,很了不起。

[评析]1、创设帮助老师的情境,让学生们愉快地回顾一年级已学过的方向知识,同时老师也较好地了解到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2、“找方向”的游戏设计,在趣味的游戏中,让学生愉快地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本节课的第一个目标,即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意识,同时也为下面制作校园平面图打下了知识基础。

二、活动二:经历图上规定方向的必要性,认识图上的方向。

1、创设情境,制作校园平面图。

师:光在这个教室里知道东西南北不算什么,如果你站在校园中旗台的位置,校园的北边是什么?南边、西边、东边呢?(引导生说出四个主要建筑或景物)

生:北边是教学楼,南边是大门,西边是草坪,东边是逸夫楼。

师:好,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现在我们来到了校园旗台处,一起说,校园北边是什么?南边、西边、东边呢?

师:请睁开眼睛。你们的校园可真漂亮,昨天老师拍了几张照片。请看大屏幕(依次出现教学楼、大门、草坪、逸夫楼的图片)。我想带回去,给我们乐陵的同学们看,让他们来欣赏你们美丽的校园,好不好?可是他们还想知道这些图片上的景物在学校的什么位置,该怎么办呢?这样好不好,我们把这些图片按照一定的方向,贴在纸板上,制成校园平面图,回去以后,我让他们看就行了,好不好?

师:请看大屏幕,看清要求,然后再做。(课件出示:要求:1、小组合作共同完成;2、先讨论一下怎样在纸板上确定方向,然后将图片摆一摆,最后粘住;3、制作完后,看一下你们的平面图的东西南北对应的图片是否正确;4、比一比看哪个小组任务完成的又快又好。)

2、展示学生作品,并说明理由。

师:请每小组派两名同学将你们小组的作品拿到前面来,请一名同学举着,另一名同学介绍。

生分小组汇报。(略)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同学们请注意观察我们的这些作品,同一个校园,我们制作的平面图却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我们每个小组规定的方向不一样。

生:我们每个小组的方向不统一。

师:是啊,我们规定的方向不一样,有的小组规定上面是北,有的规定下面是北,有的规定左面是北,有的规定右面是北。

师:同学们,你们小组的平面图,方向你们明白,他们小组的平面图,方向他们明白,我们小组的平面图,方向我们明白。但是,平面图是用来交流的呀,怎样才能让我们大家都看明白呢?

生:我觉得应该统一方向。

师:真棒,如果把方向统一就好了。同学们,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因此,他们在制作平面图或地图时规定了统一的方向。你知道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是怎样规定的吗?

生:我知道,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真厉害,你是怎样知道的呢?

生:以前听爸爸说的。

师:你的课外知识很丰富,很会学习,了不起。

师:为了我们看地图方便,通常地图都规定上面是北(板书:北),那下面是什么方向?(板书:南)左边呢?(板书:西)右边呢?(板书:东)

师:人们为了使地图上的方向更清楚,往往在地图的右上角画上指向标。(板书:↑北)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说一下,地图的方向通常是什么?

生齐答: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好了,方向统一了,下面就把我们制作的校园平面图按规定的方向改一改,然后画上指向标。

师:很好,你们制成了校园平面图,我回去就可以直接让我们乐陵的学生欣赏你们的校园了,又清楚,又明白。我代表他们谢谢你们。

[评析]本环节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文化的创造过程,课堂是一个创新场,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要努力唤醒学生研究者、创造者的角色意识,让学生领略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制作校园平面图,促使学生体验到地图上规定方向的必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种规定是来之生活中交流的需要,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活动三:解决问题

1、辨别简单的平面图。

师:(课件出示教材P71页2图)这是一幅简单的平面图,你能看懂吗?

生:图上有方向标,所以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生:村子的北面是大山,南面是小河,西边是工厂,东边是果园。

师:咱班的同学真是聪明,下面同桌互相说一说,如果你的同桌有困难你可要帮助他。

2、探访桃花村。

师:好了,你会辨别地图上的方向了吗?学会看地图对我们的帮助可大了,有几位小朋友就带着地图去郊游了,我们跟他们一块去好吗?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教材63页信息窗,将小朋友的对话只保留“到桃花村怎么走?”)。这三个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困难了?

生:他们不知道到桃花村怎样走了。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生:看地图。

师:对呀,他们带着地图呢,看地图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这幅地图放大一点。(课件出示放大的平面图,与风景图并排在屏幕上)

师:这幅地图上有指向标吗?他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生齐答:有指向标,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要帮助他们,就要找到他们现在在地图上的位置,对照风景图,想一想地图上小朋友的位置在哪儿?

生:在麦田。(课件:师鼠标点击麦田,红点闪烁)

师:你能帮他们找到去桃花村的路吗?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我们能找到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师:刚才,我转了一圈,发现同学们很有想法,下面让我们来汇报一下。我提一个要求,要说出先往什么方向到什么地方,再向什么方向到什么地方。

生1:往北走到树林,再往东走到桃花村。

生2:我的方法是先往东走到竹林,再往北走到果园,再往北走到桃花村。

生3:我还有一种走法,向北走到树林,再往西走到杏花村,再往南走到湖,再往东走到竹林,再往北走到果园,再往北走到桃花村。(还没等他说完学生已经小声议论“太远了”、“太麻烦了”……这位学生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师:同学们都说这种走法是远了一些,可是我非常喜欢,你们猜猜为什么。

生1:走的路多可以锻炼身体。

生2:走这条路可以看到很多地方的景色。

师:瞧,走这条路有这么多好处,我当然喜欢了,得谢谢这位同学帮我找到了这么好的一条路。(原来低下头的同学这下也自豪的抬起头来)

3、巩固练习。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朋友们顺利地到达了桃花村。接着他们要去几位好朋友的家(课件出示练习:课本P66页第4题),你能帮他们找到家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后交流汇报。

[评析]这一过程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步学会了运用上面的研究所得。第一层次是辨别简单的平面图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刚刚认识到的地图上通常“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规定;第二层次是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教材中的信息窗,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充分让学生体验地图的用途。同时要求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既训练了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一层次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到桃花村的第三种走法确实远,老师及时地问“猜一猜我为什么喜欢这条路?”,既使得学生初步感受到要辩证地看问题,又维护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第三个层次是扩展练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深化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四、活动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课外拓展延伸

师:回家后,找一幅山东地图,向爸爸、妈妈介绍地图上的方向,并看看我们德州的东南西北相邻的都是什么地方?

[评析]课外延伸,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将自己的收获展示给爸爸、妈妈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让爸爸、妈妈感受孩子成长的快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