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小学作文 > 一年级作文 >

巳蛇——生肖文化进课堂(一)作文

2017-07-17 
巳蛇——生肖文化进课堂2013-5-4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是我国
 

巳蛇

——生肖文化进课堂

2013-5-4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是我国的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为此,我们把生肖文化请进课堂。

“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千年等一回我无悔啊,是谁在耳边说爱我永不变,只为这一句断肠也无怨,雨心碎、空流泪,枉缠绵、情悠远嘞,……”这《白蛇传》(赵雅芝版的)中许仙与白素贞创造了一段人蛇的爱情佳话,令我们许多世人感动。

今年是蛇年,所以,我们的生肖文化进课堂就从蛇开始。

蛇,古时候人们对它十分敬畏和崇拜。传说人类的始祖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

据说十二生肖中动物的选用和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蛇在我国十二生肖中,被称为小龙,排第六位,即巳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汉代起,我国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因此称巳蛇。

蛇怎样被我国十二生肖所选用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蛇和青蛙是好朋友。蛇有四条腿,除了咬人和吓唬人,什么也不干。而青蛙没有腿,却常帮人们捉害虫。人们渐渐地喜欢青蛙,讨厌蛇了。玉皇大帝知道后发怒了,就把蛇的四条腿赐给了青蛙,还罚蛇只能在地上爬行。从此,蛇改过自新,帮助人们捉田里的害虫和田鼠,死后还把身体献给人们当药材,救了不少人的命。于是,玉皇大帝就册封蛇为生肖动物,排在龙的后面。但是,蛇一直记恨青蛙,直到现在,它一见青蛙就张口咬呢。

我国有关蛇的成语和带有蛇字的成语有:打草惊蛇、杯弓蛇影、巴蛇吞象、画蛇添足、封豕长蛇、一蛇二首、斗折蛇形、引蛇出洞、蛇头鼠尾、蛇鼠横行、蛇蝎美人、虎头蛇尾、毒蛇猛兽、牛鬼蛇神,等等。下面,简单解释几个有关蛇的成语及其相关的成语故事:

巴蛇吞象——巴蛇吞吃大象,比喻贪得无厌。其中,“巴蛇”指古代传说中的大蛇。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原文为:“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近义词:贪得无厌。人们根据传说,改编了《巴蛇吞象》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年轻的猎人叫阿象。一天,他在山上打猎,看到一条浑身是伤、动弹不得的小蛇很是可怜,就把它带回了家,并仔细为其清洗伤口,涂上了草药。过了几天,小蛇痊愈了,十分感激阿象,就留了下来和阿象一起生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蛇渐渐长大了。有一天,皇帝张榜寻找夜明珠,并承诺献珠者重赏万金。蛇看到生活艰难的阿象很像得到重赏,于是就请阿象把自己夜明珠的眼睛取一颗献给皇帝,以报答其救命之恩。阿象献了蛇的一只眼睛,果真得到了封赏。之后,皇后也想得到夜明珠,并承诺献珠者赏宰相一职。阿象又心动了,毅然要取蛇的另一只眼睛。蛇见状,说:“人不可太贪。”阿象简直是鬼迷心窍,拿起刀来就要动手之时,蛇一口把他吞进了肚子里。

这个故事就是人们对“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形象描述。

打草惊蛇——打草的时候,惊动了藏在草丛里的蛇。比喻办事考虑不周密,使对方有了觉察,加以防范。它出自宋朝朱熹的《答黄仁卿书》。这个成语故事是这样的:

南唐时期,县令王鲁,十分贪婪,爱财如命,平时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使得他的手下衙役也是无恶不作。

一天,老百姓联名状告衙役主簿贪赃枉法、收受贿赂。状子到了县令王鲁的手中,他看后,大惊失色。因为,这主簿的所作所为都和他有牵连,于是他就把这件事压了下来,并在状子上批了:“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八个大字。

封豕长蛇——贪婪如同大猪,横暴如同大蛇。比喻贪婪、横暴的侵略者。其中,封是大的意思,豕就是猪,封豕就是大猪。其成语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原文是:“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这个成语故事是这样的:

春秋时,吴王在伍子胥的帮助下重建了吴国,并趁着楚国内乱,一举攻入了楚国的都城郢城。楚昭王逃离到了隋国。楚国大夫申包胥说服秦哀公说:“吴国贪婪如大野猪,见到什么就吞吃什么;残暴如大蛇,很具有侵略性,老是侵犯别的国家。如果我们楚国灭亡了,您觉得相邻的秦国会幸免吗?”秦哀公听后,就决定出兵救楚了。

“画蛇添足”“杯弓蛇影”的故事人们比较熟悉,就让学生自己查找,读读,并理解其成语的意思。另外,还可以让学生积累带有“蛇”字的成语,并进行讲成语故事,补充成语的比赛等活动。

总之,十二生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生肖故事中藏着许多成语典故,成语典故中藏着许多中国记忆,让中国记忆伴随着孩子们一起成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