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家的孩子生病,刚刚周岁的孩子很难带,每天我闲暇时间都到医院去陪她。每次进病室的门,都看见同病室的那个乖乖的小女孩坐在床上玩儿,她妈妈躺在一边儿,玩着手机,听着音乐,孩子的爸爸坐在床边,看着孩子,也逗着孩子。孩子一旦不舒服了,爸爸就赶忙抱起孩子,耐心的哄着,而妈妈却无动于衷。
我很纳闷,这个妈妈怎么这样子呢!妹妹告诉我,这个妈妈心里有气,是对婆婆家的人有气,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们逗着孩子,说着话,那边的小两口不知什么时候吵了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你说,你除了吃饭、上厕所,你离开过床没有?”男的声音,压抑的生气的声音,肯定是怕吓着孩子。
“要你干什么呀?谁让你们家人不懂事呀!”女的声音比男的至少要高出一个八度,眼睛还是盯着手机,身体动也没动。
“你怎么又扯到家里人身上了。我们家人咋着你啦。”
“反正你家人就是不好……”
男人不再说话,可能是觉得这不是吵架的地方。
“……我就是不回你们家,啥时候你娘、你妹妹都从这个家滚出去,我才回家。”
男人忍无可忍,一手抱着孩子,一手举着输液瓶,出去了,嘴里还说着:“我们也养着孩子呢,以后孩子会怎么对我们呀。”
女人在后面甩一句:“孩子不用你管,我教育的孩子肯定比你们家的人强。”
男人抱着孩子出去了,病房里静了片刻,谁也不说话,输液的孩子也安静了下来。我看看那床上躺着的做了妈妈的漂亮女人,心中不是滋味。
“孩子不用你管,我教育的孩子肯定比你们家的人强。”我不想预测二十几年后小女孩会是什么样的性格,但这个妈妈的行为举止确实让我不知怎么说才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我们在孩子的身上就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做为家长,我们只有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才能教育好孩子。老师也好,家长也好,“教育”孩子不用挂在嘴上,我们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小孩子会模仿我们说话的语气,会模仿我们走路的样子,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举止。做为家长,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我们先教育好自己!
我们是父母,我们也有自己的父母,首先我们要做一个孝敬的人。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更要孝敬爱人的父母。因为父母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含辛茹苦拉扯儿女,一样的满怀希望关爱儿女,作为子女的我们,在自己成家立业的时候,要想到父母的辛苦,要理解父母的心情,做一个孝敬的人,给自己的儿女做一个榜样!
其次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善良的人就不会斤斤计较,惹是生非。一家人在一起要互相体谅,相互帮衬,和和气气的家才是温暖的、快乐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才能够形成良好的性格,才能够成长为一个善良的、大度的人!
再次,要做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作为父母也好,作为孩子也好,或者作为兄弟姐妹,我们都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做法,遇事儿多反思自己,少埋怨他人。豁达一点,不要在繁杂的家务事儿中纠缠不清,孩子会在我们的影响下变得温和、善解人意。
教育孩子,不需要我们的谆谆教导,苦口婆心的告诉孩子要怎么做,只需要我们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在一言一语的谈吐中,给孩子做一个示范,做一个榜样。孩子是我们的缩影,我们就是长大后的孩子,所以教育孩子之时,我们一定要教育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