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频道 > 作文分类 > 优秀作文精选 >

听儿讲课快乐多作文

2017-06-22 
听儿讲课快乐多前言:提起古诗,我以前可是只要求儿子一天给我背五首。后来我发现当我们要求孩子会背的时候,他

                         

                   

            听儿讲课快乐多作文        听儿讲课快乐多作文

              听儿讲课快乐多作文

              听儿讲课快乐多

前言:提起古诗,我以前可是只要求儿子一天给我背五首。后来我发现当我们要求孩子会背的时候,他就只会奔着任务去,不看古诗的注释,更不去欣赏古诗。虽然孩子背的多,但是,却没有真正的走进古诗,感受古诗别样的美,仔细想想,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是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本领。为此,我及时改变策略,不再要求孩子背会多少,而是让他每天给我们讲一首古诗。这个方法相当奏效,儿子当老师的热情相当高涨,晚上的八点,我们都准时来到儿子的课堂听他讲古诗,但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听儿讲课快乐多。

              问候改革快乐多

儿子走到我们的前面,有模有样地吹了一声口哨,这算是上课的铃声吧,我和老公赶紧站起来,高声说:“老师好!”。本想着我们听到的是“同学们好!”,谁知儿子反对我们这样的问候,认为这样的课堂太老套,他要改革一下,让我们照着他的口号来说。老公和我总是说不整齐,惹得我们捧腹大笑。反复练习几次下来之后,我们也总算完成了问候这一关。看!课前问候的完整版——

【儿子吹口号后】儿子:上课!

班长老公喊:起立!【我和老公一起站起来】喊口号:我的课堂我做主!我学习,我快乐!我参与,我提高!老师您好!

儿子:同学们好,请坐下!

(我在想,这个课堂和我平时的课堂的不同之处。儿子为什么一直强调我们喊口号,一直坚持要用“老师您好”而不是我们所说的“老师好”,一个“您”字的意义体现在哪里?这个课堂和我们的课堂的区别仅仅是一个问候的差别吗?)

             课堂搞怪快乐多

儿子今天讲的是苏轼的诗《题西林壁》,他早已把诗写在了黑板上,然后领着我们读,读完之后他开始讲解古诗的意思…….其实这也没有什么新奇,作为“学生”的我们其实都会这些,所以,在听课的时候,就显得非常的不认真和不配合了。

首先捣乱的是老公、他窝在沙发里,嘴里还在偷偷地吃着开心果。我赶紧举手,“老师,他在偷吃东西!”儿子,手拿木棍走到他面前,警告他课堂上不能吃东西,老公赶紧住嘴。可是,当儿子转身又开始讲课的时候,老公又开始偷吃,我又赶紧向老师打报告告他,儿子走过来,把老公手里面的开心果没收,放在了桌子上,再次警告他认真听课。可是,老公真是个孬蛋的学生,趁儿子不注意又把藏在背后的开心果拿出来吃,我再一次揭发他,我要看看儿子怎么处理这件事。这次儿子真生气了,命令老公站在墙边听课。

我看着老公受罚, 开心极了,不由地把脚放在沙发上,抱着脚笑他。“老师,你看那个女学生在玩自己的脚,没有认真听课。”老公抓住机会就反击我了。结果,我也被儿子训了,如此几番,可谓课堂上全是笑点,这个课堂让人开心死了。

(我在想:面对课堂上学生的捣乱,我们是没有耐心做到如此多的规劝,我最多的是直接批评训喝,和儿子相比,我做的对还是错呢?)

    听儿讲课快乐多作文

          “学生”刁难快乐多

 听完儿子的对古诗的讲解,我们都明白他确实是下了一番功夫备课了,但是,我们可不是只听他讲的学生,我们自有问题刁难他一番。“老师,请问‘横看成岭侧成峰’中的岭和峰有何不同?”这个问题自然难不倒儿子,“岭是顶部不突出的山或山脉,山整体看起来是连在一起的,高而平;而峰就显得陡而尖,就像这个水杯,你把它横起来看它是平的,你把它竖起来看,它是直的一个道理。”我自然不服,决定提出更难的问题。

“老师,庐山在哪里?”我问。

“老师,《题西林壁》中的西林在哪里?”老公问。

儿子傻了,他没想到这个问题,但是,他很聪明。只见他说:“这个问题问的好,说明你们会质疑了,学会思考了,这是进步的表现。不过这问题老师也不知道,现在你们拿起自己的手机看谁先找到答案。”儿子把这个问题抛出去了,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我在想:面对课堂上学生的问题我们不能回答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说老师下去给你查查,而不是说,我不会,你当老师帮我查查吧。接过问题还是抛出问题给人的感觉能是一样的吗?)

  听儿讲课快乐多作文

            热烈辩论快乐多

“苏轼在西林壁上写诗是不文明的行为吗?”这个问题一抛出,我们三个人展开了热烈的辩论,加上各自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真是乐趣横生了。

儿子观点:很多游人在旅游区写“某某某到此一游”,“某某某我爱你”等,这些属于胡写乱画,随意涂鸦,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行为。而苏轼是大诗人,他写下的是一首诗,不属于胡写乱画;更何况他写的诗工整,我觉得他不是不文明。

老公观点:古代的人都把题诗作为一种交流和发表的方式。比如崔颢《黄鹤楼》就写在黄鹤楼上,后来李白登临此楼,看到了崔颢的诗大为赞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所以,历代的文人雅士都以在墙上,石头上,壁上题诗作为诗词的交流园地,这是文明的方式和象征。

我的观点:文明与不文明要看给人的感觉。古代的诗人题诗,给人的感觉是美的享受;而现代人的在风景区留言,给人的感觉是破坏和有碍观瞻。其实,到一个地方都想留下自己的足迹作为纪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风景区可以设立留言台或挂留言条等方式让大家满足一下自己的感慨,我想乱涂鸦的不文明行为就会少很多了。文明与不文明只适合当时的朝代罢了。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