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充满乐趣
我自从意识到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后,陪孩子读书也就成了我们日常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随着读书量的增加,女儿的知识面也渐渐增加,生活中就有了各种与书有关的有趣故事。
每天晚上开始读书时,女儿第一想要做的就是给书排顺序,把自己喜欢的放在上面,不太喜欢的放在下面,简单的内容女儿读,生字多的自然是我读。不过我也会运用“智慧”改变女儿的读书顺序,不太喜欢的书变成她喜欢的书。我每读完一个故事她总要说等一等,翻到下一页,仔细看看,一看内容好像很精彩,就缠着我继续,这就是她一贯爱耍的可以“多多读书”小伎俩。
上语文课,她们的建老师为了鼓励孩子们多读书,经常给她们冠以种种美称以示鼓励。女儿回答问题口语表达的好,老师会说:“看人家王朝欣,读的书多就是不一样。”女儿还被建老师冠以“口语公主”及“小才女”的封号。你看把小姑娘美得,都找不到北了,读书的兴趣更是日渐高涨。
这几天准备去旅游,旅游的地点是介休绵山。我对女儿说:“快找找,我不是给你讲过介子推的故事,就是关于绵山的故事,我们要去那里旅游了。”说着我就去翻女儿的《三字经》的书。女儿说:“妈妈,不对,在这上面。”女儿拿出《论语》给我找到,我还真有点吃惊,她一向对经典兴趣不高,可咋就记得比我这个兴趣高的还请哩!我们又开始兴致勃勃重新读了一遍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从中又一次学到了清明节,寒食节的来历。去旅游时,就会带上一份特别的心情,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书读得越多,知识面就越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读书还使女儿的想象力特别丰富,编起故事来是随手拈来,滔滔不绝,故事里演绎着她留在心里众多故事的精彩环节重新编排。
读书的同时,我与女儿也举办一些活动,比如诗歌朗诵会,讲故事大赛,读书交流会等等,都是女儿非常喜欢的,每一次她都舍不得结束。丰富多彩的活动会不断增加孩子读书的兴趣与积极性。
如果孩子实在不喜欢读书,可借鉴一下北宋大散文家苏洵教子的经验,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北宋大散文家苏洵教子故事:苏洵的两个孩子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服教育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从此,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孩子一来,便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并认真地读起来,从此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读书的无穷乐趣,终成一代名家。苏洵教子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在说服无效的情况下,并没有用“棍棒”、“恐吓”之类简单强制的教育方法,而是巧妙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以引导,终于获得成功。
古人云: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家中不闻书香,子女何以成才?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好书会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小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会让人受益终生。
读书,改变我们的思维,创新者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生活变得五彩缤纷,多姿多彩。每个人的阅读故事都是别具一格,精彩纷呈,但我们爱读书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