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问题来诱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产生问题与老师在引导中抛出的问题组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乐于提问和提好问题呢?我在“口算乘法”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课一开始,课件出示游乐场的一种情境。略一停顿,问:“你们喜欢去游乐场玩吗?”这样由于主体图情境的作用,又为了
……
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一引:“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剩下的题目不能用口诀直接计算,你使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呢?”学生被这新层次问题所吸引,有的学生便得意地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只要是正确的方法,老师都给以肯定。在多种方法中教师请学生讨论选出最简便的方法,从而得出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问题由学生提出,又回到学生中去。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着乘法口诀对于乘法学习、生活所带来的作用,深化了对乘法口诀的认同。
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一般的状况是老师要求学生要多提问,学生就会去想老师到底想要怎样的问题,怎样的问题才合乎老师的要求,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好物质基础(让学生有话可说)和精神基础(让学生有话就说).这也是学生自主参与和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必要条件。当老师把新颖性、现实性、趣味性的情境呈现出来时,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讨论、发现问题、提问就有了时间和空间。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有了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