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来的幸福2
——晨诵诗歌·打开幸福之门(原创)
幸福,正常的人连做梦都想吧!您知道吗?我们班学生的幸福大多是被我逼出来的呀!
——题记
上一篇讲了新生报到时的“班级共读、启发兴趣、推荐好书与博友”,之后,就是每日雷打不动的“班级共读”了。这篇分享的是“晨诵诗歌·打开幸福之门。”
春天的早晨,暖暖的阳光照着,学生稚嫩的童声吟诵着朱自清的小诗《细雨》:“东风里,掠过我的脸边,星啊星啊的细雨,是春天的绒毛呢。”那雨的细、密、柔,一下子镶嵌在了我们师生的脑海中;那雨犹如天使般地来到了人间,给大地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带来了灿烂春光。
夏天的早晨,明媚的阳光下,鸟儿叽叽喳喳唱着晨歌,我们师生如醉如痴地陶醉在顾城的诗歌《调》,那无比奇妙的感觉之中:“加一笔蓝,是天;加一笔黄,是土地;把蓝和黄,加在一起,是绿,是生命的天地。”这是画家在作画呢!画家先画了蓝天,又画了金色的大地,最后画了绿油油的花草树木。这真是奇啊,原本蓝天下云雾缭绕般白茫茫的一片,有了这么一笔“黄”, 变得犹如母亲般温柔、阳光般温暖。最后,画家把蓝和黄兑在一起,天地之间的使者竟然是一抹绿,绿得那么耀眼,那么干净,那么纯粹,那么彻底。这真是奇啊!原本互不相关的天与地,在一抹绿的牵引、召唤下,竟然扯上了关系,竟然达成共识、相互合作了,使得那抹绿充满了灵性、充满了朝气、充满了智慧,并焕发勃勃生机。这首诗妙啊!因为,蓝+黄=绿,这既是真实的表达,又是巧妙的借用,这是“一语双关”。它妙在了天地合一,缺一不可。妙在了天地人和,事在人为。妙在了环保、和谐是我们永远的追求、理想的境地……这首《调》,真是又奇又妙啊!
秋天的早晨,习习的秋风吹着,我们师生正在韩国金匡的《树叶的香味》中现象着、勾画着:“夹在书页里,一枚树叶,有森林的香味,有天空的香味,只有小小的一枚树叶,就能把伟大的秋的森林,长久保持在心里呢。”我们仿佛看到了高高的蓝天下,一望无际的枫林,火一般得红,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啊。噢,我知道了,原来这秋之味是红红火火的希望。我们好像看到了秋风中,那一片片落叶如小鸟、似蝴蝶在空中上下翻飞。噢,我知道了,原来,这秋之味是自由自在的惬意。我们宛若看到了枝头许许多多的“金色的小扇子”使劲地扇啊扇。风吹进了果园,果子熟了,枝头结柿子,犹如盏盏小灯笼摇曳;架上挂葡萄,犹如串串宝石亮晶晶;梨儿黄澄澄,枣儿红彤彤。风吹进了菜园里,冬瓜披白纱,宛若胖娃娃般引人注目;茄子穿紫袍,宛若只只气球欲腾飞;绿油油的是白菜,又青又红是辣椒。风吹进了田野里,朵朵棉花白如云,穗穗高粱红如霞,粒粒稻子黄如金,粒粒饱的是大豆,胡子长的是玉米。风吹进了校园里,“红领巾”朗朗的书声像唱歌,趣味的活动像游戏,快乐的生活像童话……噢,我知道了,原来,这秋之味是丰收的喜悦。
冬天的早晨,我们师生坐在暖洋洋的教室里,美国苏珊·麦金太尔的儿童诗《树干像支长笛》,把我们迷得神魂颠倒啊!听,
树干像支长笛,
枝丫似按着笛眼屈伸的手指,
当风儿
柔和的风儿吹过时,
雨露般甜蜜的笛声
开始奏鸣。
星儿婆娑起舞,
鸟兽的歌声响遏行云。
这首小诗真是美啊!作者先把“树干”比作“长笛”,把“枝丫”比作“手指”,而且是“按着笛眼屈伸的手指”,这也太有想象力了吧!紧接着,把微风吹拂下的“枝叶响”比作“笛声奏鸣”,而且是“雨露般甜蜜的笛声”,这怎能不令人陶醉啊!最后,“星儿”伴随着这迷人的笛声“婆娑起舞”,“鸟兽”也和着这迷人的笛声放声歌唱,响亮的歌声直上云霄,竟遏止了浮云的流动哇!这“星儿、鸟兽”都为这天籁般的笛声所迷倒,又是唱又是跳的,这也太夸张了吧!总之,对于作者的想象力和夸张的写法,我们师生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晨诵诗歌,开启了我们每日生活的幸福之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