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坏脾气 收获美丽心情
假期里读完了本学期的共读书籍——《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感觉这是一本很实用的书籍。作者是著名心理咨询
工作中,爱发脾气的教师大有人在,特别是年轻气盛、追求完美的教师更是容不得学生出现一点纰漏,否则就会有暴风骤雨的来临。有的教师甚至将不良情绪带回到家里,引发家庭中的不愉快,还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作者将这些人格称为爆发型人格障碍。那么具有这种人格的教师如何改变自己,控制住自己极不稳定的情绪呢?作者给我们介绍了具体的做法。
作者说,最重要的是事前调控法。也就是在情绪爆发之前,加强自控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有:
一、 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用道德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二、 增强法制观念,用纪律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三、 学会心理换位,经常替别人想想以使自己学会冷静。
四、 学会运用“制怒”等座右铭来提醒自己,从而提高自控能力。
五、 学会用愉快的情境体验等来驱赶不愉快的情绪,学会自我排解,自我安慰。
六、 正确对待挫折,不盲目采取情绪化行为,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
再有就是临场调控法。具体做法有:
一是警醒法。当怒火即将 爆发前,立刻卷起舌头不讲话,闭上眼睛,脑子里默念“忍”字以警醒自己,告诉自己:把舌头放在嘴里转10圈再说话。
二是回避法。迅速逃离产生激情的现场,去从事别的事情,比如,去跑,去跳。比如,如果是在教室里,赶紧先回办公室。
三是暗示法。如果一时离不开现场,在脑子里迅速默念:大发脾气有什么用?发火会使自己失态的,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上一次发火自己已懊悔极了,这次千万不要再发火了……
四是假想法。迅速想到暴怒或暴力后的严重后果,尽量把自己激情爆发后的后果想象得严重些,以使自己息怒。
五是宣泄法。实在怒火难耐,赶紧对准一堵墙,挥舞你的拳头。这样,既宣泄了怒火,又避免了造成人员财物的损害。
我觉得,这些方法对于即使没有爆发型人格障碍的教师同样适用。工作中的我们每天都在和学生打交道,这样那样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候难免会引发怒气,我们如果记住了几种调控情绪的方法,就可以免生很多闲气,既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又有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让我们努力改变坏脾气,收获美丽心情吧!